暮晚摇略失望,却道:“那我等等他吧。”
说罢就毫不以为然地大方进了鸿胪寺正堂,根本没有一个身为侍女该有的样子。
那小官目瞪口呆,看她这么随意就进去了,自己想拦都没来得及……小官摇摇头,心想言素臣为人谦逊,他家中侍女怎么气势这么大的?
言尚好不容易处理好了自己那边的事,回鸿胪寺来歇一歇。整理好今日事务后,他就能离开鸿胪寺,出皇城回府了。
言尚坐在内舍,正在翻找伤药。一个小官进来,看到他回来了,说:“二郎在找什么?”
言尚:“一些治伤的药。”
小官诧异:“你受伤了?”
言尚笑一下:“一些小伤,不要紧。”
小官同情地看他一眼,知道伺候那些使臣们很不容易。小官坐回自己的座位,忽然想到一事:“对了,你家中侍女来找你,好大的气势。”
言尚抬头:“啊?”
什么家中侍女?
那小官揶揄看他:“真的是你家中侍女?我怎么看着,比主母还有气势?是不是你暗通款曲,和自己家侍女有了什么苟且,却未曾告诉我们啊?”
言尚:“……啊?”
另一人鄙视看他:“所以你家祖父就跑去太子面前告状,要整治更严?你家情形不好,就要拉所有人下水啊。”
先前的官员哼道:“大家都有豪强依附,凭什么只我家倒霉?大家一起倒霉,才比较好啊。”
另一人加入话题:“哎,世道艰难,世家难混啊。自从李家……嗯,大家一个个缩着脖子过日子,战战兢兢。太子殿下这一手,真让人惶恐。王兄,你与太子走得近些,可否打听一下,太子是不是如陛下一般,不怎么喜欢世家啊?”
那被叫王兄的连忙道:“这话却错了,太子殿下可不是那种人。你们放心吧,都过去几个月了,太子不是只动了豪强,没有动世家么?陛下不喜欢世家,太子却知道这治国啊,还得靠咱们世家。”
众说纷纭。
都是围着之前整治豪强的事在说。
大体意思是世家们现在一个个审时度势,都在判断局势。
当年皇帝大刀阔斧,宁可没了国母也要把李氏赶回金陵,已让这些想联手共压皇权的世家们战栗。世家们刚缓了几年缓过来了,太子这整治豪强的手段一出,便再次让世家们不安,纷纷打探。
整治豪强开始的时候,谁也没想到会对世家造成影响。
现在世家们开始不安,太子觉得过了,又开始6续安抚世家。
刘文吉听着他们这些,心中生起一种古怪的念头。他们讨论的这些事,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然而他们讨论的这些事,最开始是由他和春华的牺牲开始的。
如果没有春华的牺牲,整个局势都不会到今天这一步。
不会有除豪强这事。
不会有世家的不安和茫然。
也不会有这些官员们四处问路,打听陛下和太子的意向。
牵一,动全身。
刘文吉若有所思,心想原来这就是政治啊。明明最开始、最不起眼的一个小人物,小事件……却引起了整个局势的变化。而他问都不用问,就知道这里面牵扯到的九成人,根本不知道春华是谁,刘文吉又是谁。
政治啊……这种残酷的美,难怪让人趋之若鹜。
手中有权,方可为所欲为。
刘文吉这般想着时,有新的内宦过来,说是为各位郎君们准备了午膳。
便见之前让刘文吉待在这里抄书的翰林学士掀开内舍帘子出来,随口说道:“多准备一份。言素臣今日中午也在这里用膳。”
那来问午膳的内宦弯着腰说是,坐在角落里抄书的刘文吉一愣,手中笔快被捏断——
素臣?
素臣怎么在这里?
素臣在这里,自己却没见过?
刘文吉只是这么一想,基于他十几年来对言尚为人处世的了解,他心中渐有一个猜测。于是趁那个叫他抄书的翰林学士转身就要重新进内舍时,刘文吉起身,匆匆忙忙捧着自己抄好的文书去让他过目。
那翰林学士翻看着册子,点头:“不错。”
刘文吉趁机问:“郎君方才说的言素臣,可是如今的中书省主事言二郎?”
翰林学士看过来,目光微邃,刘文吉解释:“奴是去中书省送炭的时候,听他们说过有一位‘貌美好风仪’的言二郎。”
翰林学士笑了,说:“嗯,不错。确实是‘貌美好风仪’。”
刘文吉道:“奴守在这里一上午,却好似并未见过那个郎君,实在遗憾。”
翰林学士继续低头看手中抄好的文书,漫不经心:“唔,你若有心,是该感谢他。是他建议让内宦中识字的来抄书。”
刘文吉心想果然。
他面上诧异:“那位郎君可真是好人。”
翰林学士看他一眼,没有试探出什么来,便只是笑了一下,转身进内舍去了。而刘文吉看到翰林学士那个意味深长的笑,才一凛,看出对方方才那无所谓的话,都在试探他……这些官员,没有一个是傻子。
各个都难对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