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有一天大明的皇帝竟然被并列在隋炀帝的旁边,还是不如对方,朱元璋深以为耻!
李世民大开眼界。
“全天下文人只写八股文,那六部官吏如何安排?”
都写八股文,谁适合去兵部,谁适合去吏部,这怎么看???
刘彻摸了摸下巴,觉得后世也不是什么都先进,这科举制度不也是越走越奇葩。
很多人可能说,八股取士也不是谁能会写八股文的,八股文写得好,那都是人才。
话虽然没错,但是一个国家只有八股人才不觉得可怕吗?
明朝考生也疯狂点头:他们也不想!
正是因为严苛的八股取士,多少考生屡屡落榜,这八股文难度很大,为难了不少原本更擅长其他科目的考生。
咕咕说几l个八股取士的后遗症:
首先,明朝朱元璋定下的四夷馆无以为继,科举不考外语,渐渐的没人学习,导致没有了懂外语外文的人才,加上朝廷推行“禁海”“禁边”政策,连日语、蒙古语、朝鲜语的人才都没有。
到万历年间,援朝战争时,朝廷竟然找不到懂外语的人,四夷馆几l乎快倒闭了!最后朝廷只能临时从宁波找了一个书生。
朱元璋闭上眼睛,第
一次有了逃避心理。
他并非不知道外界的威胁,也并不是要完全不去关注外面的世界,四夷馆属于礼部,就是专门学外语、做外交部门,想不到竟然会没落到快倒闭了!
朱元璋现在很想问问,后世的子孙到底是怎么想的!
日本倭寇骚扰大明那么多年,一直到明末还有百姓自发组织去抗倭寇,朝廷竟然没有会日语的官员!
其次,钦天监无人。
在东汉张衡发明浑天仪,元朝郭守敬编制《授时历》,而明朝钦天监没有任何科研成果,也无力创新,用得竟然还是元朝的《授时历》。这有一个可怕的后果,就是历法不准!
朱元璋顿时更紧张了。
明初,现在也在用《授时历》!
从元朝到明朝中后期,《授时历》已经用了三百多年,预报和计算出现了很多问题。
从开始的小错堆积到后来,时间误差越来越大,连农耕的时辰都不准,比如南方的立春和北方的立春因为地理气候不同,原本不同,需要历法农时来参考。还有月食日食,计算错误会导致民心大乱,这原本是钦天监来观测天象的责任。
而且作为宗主国,是要给藩属国颁发历法,明朝给藩属国颁发的历法不准,藩属国还会怎么看宗主国?天子的正统性、朝廷的合法性都会受到质疑,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政治事件。
历朝历代都很重视钦天监,重视历法,不仅仅是因为华夏重视农耕,也因为这关系帝王的合法性。
这一波,元仁宗笑了:“中原的汉人皇帝也不过如此,还用我们的历法,还用错了,哈哈!”
说完,他对郭守敬大加赞赏:“郭爱卿做得不错,赏!”
崇祯年间,崇祯皇帝开始启用以徐光启、汤若望为主的团队修正历法,可惜已经迟了,这个历法到了清朝顺治时期才得以颁布,因为以西方传教士为主,实际上最初它有另一个名字《西洋历法新书》。
朱元璋气到咬牙切齿:“修历法!大明必须有自己的历法!现在就修!”
已经到末年才修,修了还便宜清朝,这是多么污辱人的事!
为什么明朝不自己修历?
因为闭关锁国和无人。
郭守敬修《授时历》,和团队吸收了色目人、阿拉伯人的信息,把天文观察站建立在北到贝加尔湖,南到海南岛,东到朝鲜,西到甘肃、云南等遍布了大江南北的地方,《授时历》才得以完成。
明朝的文人一个个在沉迷八股文、在搞党争、文斗,谁去建立天文观察站?
徐光启看到天幕提到自己,又激动又有些无奈。
太晚了,已经太晚了!
若是自己早生个几l百年多好,现在他研究的历法只能给满清用,真是不甘心!
而西方,不仅当权者的目光看向了外面的世界,文人的题材、眼光,也受到影响,开始关注更外面的世界。
1589
年,明神宗万历皇帝开始沉湎酒色,不再上朝;
1590年,伊丽莎白一世执政期间,经济和工商业大力发展,莎士比亚受到影响,充满乐观情绪,创作历史剧《亨利六世》;
1591年,汤显祖目睹了万历朝的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
1594年,莎士比亚创作经典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
1594年,汤显祖在遂昌县当官,他建射堂,修书院。有时下乡劝农,劝课农桑,让当地欣欣向荣。仿佛是受到鼓舞,汤显祖竟然把监狱里的犯人放回家过年,被政敌抓到了把柄……
1595年,莎士比亚创作《仲夏夜之梦》、《理查二世》;
1596年,莎士比亚创作《威尼斯商人》、《约翰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