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儒家大臣也震惊了,扶苏这是怎么回事,要背儒投法吗?
想到这里,淳于越狠狠瞪了一眼李斯:肯定是这个先学荀子后学法家的家伙影响的!
嬴政却对扶苏的这一举动很满意,微微笑了笑:“可。”
扶苏受到鼓舞,更加振奋了。
这说明,他的选择没错!
春秋战国前后历经了五百余年,这五百余年虽然战争不断,是天下大势的重要蜕变期,是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的重要转折期,是古代经济政治制度的历史巨变期,同时也是文学的
巨变期。
以春秋战国为分割点,在此之前,商周时期的学术文化交流一直为王室和诸侯贵族所垄断。商朝是“为殷先人,有册有典”,周朝是“备物典册,官司彝器”“藏于盟府”。
商周时期,文化属于垄断资源,文学创作大多附庸于王室诸侯,就比如我们现代能看到的甲骨文、金文,都是记录诸侯贵族或者王室的祭祀、战争、农作等活动。
“别说庶民百姓,连我们很多也不知道。”
大秦的朝臣,有出身不高的,比如李斯,也有世家贵族,但许多依然不认识甲骨文和金文。
或许先祖的先祖曾经认识,但也是极少数。
文字没法传承下来,也让那古老的历史大部分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只有极小部分流传下来,能从后世的文献资料中窥见局部。
也因此,商周时期并没有出现拥有独立人格和自觉创作精神的个体作家,也没有诞生出蕴含个人思想情感的文学作品。
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很多个“第一”。
说到这里,许多文人振奋了起来,开始为各自喜爱的文人呐喊:
“孔圣人!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老庄!”
“屈原!”
……
一时间,热闹的如同后世的偶像粉丝掰头。
我们说过“百家争鸣”,今天不仅仅说“百家争鸣”。
屈原是华夏的第一位伟大诗人,在秦楚相争的年代,哪怕自己一心向楚殚精竭力,提倡“美政”,依然被楚怀王疏远、流放。屈原在逆境中写下《离骚》《九歌》等楚辞体的诗篇,成为了华夏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华夏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之后,宋玉等人把屈原的辞令演化为“赋”。这也为后来的汉赋奠定了基础。
“竟然没有孔圣人……”
汉朝,董仲舒有些遗憾,也有些惴惴不安:天幕,或者说后世,不会真的完全不学儒家吧?
司马相如紧张中又含着期待:天幕既然提到汉赋,不知道会不会再夸夸他的赋?他又写了不少新作品,完全可以多夸几句。
只有刘彻,摸摸下巴,看着天幕意味深长。
他发现能上天幕的都是有点“特长”的,自己作为帝王,除了“千古一帝”,其他提到的似乎太少了。
就连宋徽宗都能因为写医书多提几句,他总不至于连宋徽宗也不如吧?
虽然他不会写,但是可以命人编,后世很多皇帝不都是动不动组织人编书,一修就是篇幅宏大的巨著。
若是以前,大汉只有竹简可用做
不到,现在大汉既有造纸术也有印刷术,大汉也可以!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历史著作。有编年体的《左传》,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等,这些都属于历史散文。
《左传》以《春秋》所叙述的大事为纲,记载了春秋时代250年的历史事件,具有历史的真实性;
《国语》偏重记言,《战国策》主要是记载战国时期的历史,特别是纵横家的言行。
这些散文对后世的议论文、史传到小说、汉赋都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些表现手法,比如最著名的“春秋笔法”“左传义法”,也成为了后世文□□动的旗帜。
天幕挂出了后世对“春秋笔法”的定义:
“春秋笔法”,也称春秋笔削或“春秋书法”,又称微言大义,是华夏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
这个说法来源于孔子编纂《春秋》时的创作手法,对于当时那些重大的、不好定论的史实,往往欲言又止,采取讳而不言的态度。
。
汉朝,古文经之争中,今文经学尤其推崇“微言隐义”和“微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