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太子十九岁舍俗出家,前面苦行六年,后面修行几年。成佛的时候,这年他三十一岁。证得佛果。
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暂时没有离菩提树下,而是上升到了三十三天须弥山帝释宫殿,帝释天天帝庄严宫殿,迎请佛入座,并和诸天说颂赞佛。十方佛世界法慧等菩萨都来集会,各说偈颂称赞佛所修行的无量胜妙功德。法慧菩萨由于佛的威力,入无量方便三昧,受到诸佛赞叹并摩顶,他出定广说十住的法门,每住中各有闻、修十法(《十住品》第十五)。这时候,正念天子来问,法慧菩萨向他宣说修习梵行种种无相观法。又有天帝释来问,法慧向他宣说菩萨初发菩提心所得的种种无量功德,发心便能和佛平等,也无所得。精进慧问初发心菩萨如何修习,法慧答说十不放逸,得十清静,十佛欢喜,十法安住,十法入地,十法行清净,十种清静愿,十法圆满大愿,十无尽藏等修行的法门和所应得的成就。
这时释迦牟尼佛飞升向夜摩天宫,夜摩天王庄严殿座迎请如来,说颂赞佛,佛即入座。功德林菩萨等微尘数菩萨都来集会,十大菩萨各说偈颂称扬佛周遍法界的行愿功德。
释迦牟尼佛意生身在各天宫为各天神讲经说法。佛陀的本身在菩提树下休息了二十一天,和诸天菩萨和天神眷属们交谈人间的事宜。
释迦牟尼佛说:“末法时代,人们多有将会从事种种有害的行为,尤其会沉溺迷乱心智的药物,诸天天神一定要好好护佑人间众生。”
天大将军向佛陀行礼,道:“世尊,我们天宫的天人们也会下凡以化各种身份度化人间。请世尊不要为后世之事情担忧。”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道场一共休息了二十一天,才离开。
释迦牟尼佛在没有证悟成佛之前,曾经和摩羯陀国的频婆娑罗王约定,日后如果成佛了一定会来摩揭陀国来度化他。当时的频婆娑罗王与悉达多交谈,发现他很有智慧,于是对他说想让他和自已一起治理国家,他愿意把这个国家的一半的土地和国王的位置分给悉达多修行人。悉达多婉言拒绝,并且说了自已要修行证悟的决心。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对此非常感动。
释迦牟尼佛陀从波罗奈城经过,看见了一个青年男子正在发狂地奔跑喊叫,那个青年在喊:“我好痛苦呀,我活得好痛苦呀!”释迦牟尼佛陀来到了这个青年人的面前,以慈悲的眼神看了看他,以梵音声言道:“放下你心中纠结的烦恼,那些只是颠倒错乱的妄想。”
这个青年男子名叫耶舍,因为受不了父亲的打骂,而抓狂跑了出来。耶舍一直奔跑到了释迦牟尼佛的面前,看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清净庄严,威德具足,心里生大欢喜,当下就五体投地,眼眶泪出,一心礼佛,请佛陀度他。
释迦牟尼佛言道:“种种法由心而生,由心而灭。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生灭寂灭。”
释迦牟尼佛见耶舍有些善根,又说:“我今为汝说十二因缘法,汝当谛听,当为汝说。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颠倒当知,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生死苦趣。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汝今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汝今以得佛性清净,堪为法器。”
耶舍闻佛陀所说之十二支因缘法,心开意解,跪伏于佛陀跟前。佛陀慈悲令他皈依三宝,受居士五戒。
耶舍对佛陀说:“恳请世尊让我跟随您出家修行。”
释迦牟尼佛明白耶舍此时是心中因为和父亲吵闹烦恼,说道:“佛子,出家舍俗,你还有世间的因缘在,不适合出家。父子之间有矛盾理应好好沟通化解才是,而不是选择逃避。出家修行并不是逃避生活。你要明白。你性格有些冲动,如果肯和父亲好好言语,父子之间又怎么会反目成仇呢?”
释迦牟尼佛又说:“佛子,此中无明、爱、取不断是烦恼道,行、有不断是业道,余分不断是苦道;前后际分别灭三道断,如是三道离我、我所,可有生灭,犹如束芦。无明缘行者是观过去;识乃至受是观现在;爱乃至有是观未来。于是以后,展转相续。”
耶舍闻佛陀之言,再次叩首礼拜。
耶舍是释迦牟尼佛收的第一个居士弟子,又称优婆塞。意为清信士,俗称“居士”,意为居家修道之士。
这个时候,耶舍的父亲俱梨伽耶奔跑了过来寻找儿子耶舍。释迦牟尼佛先让耶舍躲起来,等契机成熟再让他们父子相见。
俱梨伽耶见到身相庄严的佛陀,连忙鞠躬行礼表示。此时,佛陀眉间白豪放出白光照耀俱梨伽耶的身上,他顿时感觉到身轻体安。俱梨伽耶知道自已眼前的这位修行人是非凡人物,连忙右膝跪地,合掌问候,道:“圣者,我应该如何称呼您?”
释迦牟尼佛回道:“我已证悟无上正等菩提,您可以称我为佛陀或是世尊。”
“俱梨伽耶拜见世尊。”
俱梨伽耶鞠躬行礼问道:“尊贵的世尊,请问您有看见我儿子耶舍经过吗?”
释迦牟尼佛道:“见与不见又有什么区别。虽然是他父母,但是每个众生都有属于自已思想与爱好。只要没有触犯国法,违背人伦,哪怕是你的孩子也不能让他作违背内心意志的事情呀。善男子,当知万物无常,即便是你亲子也终究生死别离。他身为你子,能照顾你老,照顾你至送安,生活起居便已是尽心尽力了。”
俱梨伽耶听了佛陀所言,感到佛陀说得非常在理,哭道:“佛陀圣言,令我醍醐灌顶。父子之间的确应该良言交谈。可是我只是让他早日结婚,成家立业。难道我做错了吗?”
释迦牟尼佛闻言,说道:“你所规劝也是当父亲之用心良苦,何错之有。善男子,当知婚嫁之事,也当两厢情愿,男女双方彼此有情,方能成就姻缘,合乐美满。所谓姻缘也非你一力能够勉强得来的。本来该好好言语,你却打骂孩子,让他发狂,离家出走。至此家庭不和,招多烦恼。”
俱梨伽耶闻佛所说,啼泪悲泣,而言:“世尊所言,句句在理,我这个当父亲的真的不应该这样无理取闹打骂孩子。只要耶舍回家,我们一家人好好相处。自此不再打骂他,只想他能回家,哪怕他不愿意回家,让我知道他平平安安就好。”
此时,释迦牟尼佛才让耶舍出来与父亲俱梨伽耶相聚。父子一见,相拥而泣,百感交集。
俱梨伽耶当下皈依佛陀,为清信居士。
俱梨伽耶很感激佛陀对自已的教诲和感化家庭矛盾。他和儿子耶舍邀请佛陀到自已家里,并且留佛陀在他家供养几日。俱梨伽耶的妻子,也皈依佛陀,成为优婆夷,意为女居士。耶舍的父母成为优婆塞、优婆夷之后,传教的影响渐渐扩大。接着,耶舍的亲朋好友约五十人都受到了感召,都皈依佛陀作了居士。
几天后,释迦牟尼佛告别了他们,往摩揭陀国的方向前行。途中佛陀收了两名商人为弟子,并且接受了他们的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