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名工匠制造两台车,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这样下去,即使打通了出山的通道,也很难在第一时间把独轮车应用起来。
奖赏过那些制造木牛的工匠,廖化询问起众人的制造过程。
苏由倒是很用心,为了加快度,工匠分工明确。
十几个工匠,有人负责挑选、运输材料,有人负责加工,有人负责组装。
为了避免出现纰漏,车轮,牛腿这样精细部件都会由所有人共同研究,并制作。
廖化提出了建议。
工匠的人数太少了,即使所有人参与制造,也没有办法提高效率,廖化建议工匠们抽出时间,把组装木牛和鹿车的技术传给更多人。
为了节约时间,廖化不需要所有工匠都会木牛和鹿车的整体制造过程。
在廖化的计划里,拼装牛腿的,就只学习牛腿,其他的都不管。
为了解放工匠的时间和精力,廖化还建议让工匠们进行技术含量高的步骤。
运输木材、组装半成品,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交给其他人。
山上有大量军事和逃难的百姓,人力上倒还真不紧张。
一番犹豫,众人同意了廖化的想法。
为了节约时间,廖化叫停了苏由的其他尝试,他认可木牛和鹿车这两种结构。
木牛可以在敌前进行运输,鹿车则可以在山里使用。
检查完木牛,廖化询问起那些派去上庸的信使情况。
苏由坦诚,负责和刘封联系,并且,采集山里信息的士兵还没有折返。
廖化要求苏由继续派出更多人手北上,他没有放弃从山里直通上庸的想法。
毕竟,直线距离最节省时间,不是每一支往返上庸的队伍,都需要运输物资。
找到合适路线,廖化就可以加强和上庸的联络。
除了按部就班进行的计划外,廖化还需要解决,北上逃难的平民安置问题。
陈凤在巴东城里大肆搜捕,不少平民不堪其扰,逃进熊山。
江东军虽然对南下者进行强有力的盘查,却基本上不会阻挠北上的队伍。
明知人群里会有敌人的奸细,但廖化还是接纳了所有逃难平民。
刚开始,廖化直接把平民们分配到大营中,选拔青壮当兵,组织适龄者进行劳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山的难民越来越多,短短几天,就过了第一次迁徙令带来的影响。
不少平民上山的时候随身带了粮食,但是,那些粮食吃不够吃。
营里的粮食快消耗。
为了获取粮食,关、平廖化曾带兵下山。
但是,几次下山,都无功而返。
江东军的反应能力很快,一旦廖化军将士下山,敌人会立即示警。
下山人数少的时候,敌人会立即调重兵阻击。
如果带领重兵下山,敌人又会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
小股部队下山,很难躲过敌军斥候的侦察,即使穿过敌人的封锁,也没办法取得满意战果。
大兵团作战,会因为敌人缜密防守,无功而返。
直到3月中旬,都没能打开局面,廖化觉得,自己得想点办法了。
喜欢三国志廖化新传请大家收藏三国志廖化新传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