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历史上西晋灭蜀后,对庞大益州的分化。
这也许就是历史的必然性吧!
益州太大了。
另置宁州,能完美解决眼前的问题。
没错,大家以前都是益州人,但现在有了宁州后,谁还跟你是同州人士。
也许以前的人脉、情分现在无法分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晚都会产生分裂。
别的不说,益州人杰地灵,宁州就是一蛮荒之所。
我益州人不推荐益州人士,推荐你一宁州的干嘛?
以前是有点情分,可那是以前。
此外,另置宁州,作为大周在南中地区唯一一个郡,吕凯、王伉自然水涨船高,升职进爵也就理所当然了。
朝堂上反对的声音,也会减少很多。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割益州置宁州后,其他大州要不要分置?
毕竟,多出一个大州,对于朝廷官员来说,利益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州布政司,上上下下多少位置呢。
此外贾诩对于幽州地区的建议,也可以用划分新州,来解决部分问题。
幽州辖区范围更为复杂,临渝以西诸郡,是幽州的精华地区。这几个郡有着数不清的关隘、军塞,配合连绵的群山,充为南部产粮区的屏障。
而临渝以东,几十里外就是未来有着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的位置,现在的临渝就是辽西走廊的起点,也是现今公孙度与刘备争战的主要地区。
目前公孙度所掌控的地盘为辽东郡、辽西郡、辽东属国、玄莬郡、乐浪郡及带方郡。再加上夫余王的归顺,以及刚刚打服的高句丽新王伊夷模,可谓是威震辽土。
当然,年龄也不小了。
整体观看幽州舆图,就能现幽州其实就是铜头铁骨豆腐腰。
辽西走廊一旦被切,以东诸郡要么割据,要么就是被胡戎所占。而没了辽西走廊,幽州西部也就出现了严重的防御漏洞。
而这,也正是刘备这两年来啥也不干,死命跟公孙度磕的原因所在。
没有临渝,公孙度麾下大军就能长驱直入数百里,直逼蓟县。
不过,在齐国与赵国大战无暇之际,刘备在冀州倒是取得了不少郡县,占领了河间全郡以及渤海北部。
赵国中山国以及安平国,则是因为国朝大军的协防,没有让刘备得寸进尺。
但即便如此,刘备也得到了许多人口、物资以及富饶的耕种区。
好在时间不长,这些人口以及耕地想要转化为战争潜力,对于刘备来说还有一段路要走。
况且,国朝也不会给予其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内部消化。
——————
明武十四年。
开年朝会上,正式确定了国朝第二个五年规划。
即汇总各地物资,打造兵甲器械,征召民兵集训,全力为军队统一北方,消灭齐国、刘备等割据势力做准备。
战争号角,正式吹响。
与朝官员心中虽然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当消息正式确定下来后,激动的同时也多了分忐忑。
战争代表着军功,军功则代表着加官进爵。
同样,战争也代表着危机。
休养生息的五年,国朝展很快,尤其是长安。
大量手工作坊、国属工坊,以及几乎取消的宵禁,对于长安这座国朝都城的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