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撤冗员?
裁撤冗员,减轻朝廷国库压力,是革新变法的必经之路,或许也是革新变法之中最难的路。
伤害的不仅仅是这一批冗官的利益,更伤害了这批冗官背后的利益集团的利益。
纵观各朝各代,但凡冗官已成沉疴难医之疾,则王朝的寿命必定不久矣。
对于赵构来说,此时治理冗官,推行清流文官,正是大好时机,再晚下去则是积重难返。
如果革新变法成功,朕算不算有道明君?
赵构在心中问着自己这个问题。或许这个问题只能留给时间和后人来评判,自己能做的是怎么让黎明百姓不再流离失所,让祖宗基业怎么万古长青。
历朝历代变法者千千万万,成功者甚少,失败者居多,想要成就千古帝业就只能让变法成功,一定不能失败。
“朕看到吏治之法中选拔地方官吏亦是重点,不知地方官吏如何选拔,有何标准?”
赵构心中非常清楚,朝廷官员和朝政在官家眼皮底下,基本上是能够看得见也摸得着。
而地方官员和地方事务则只能通过奏报来了解,中间环节极易弄虚作假,或许到自己手中的信息已经是过滤了很多遍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很难分辨。
因此地方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对于此时的大宋来说非常重要,来不得半点的马虎。
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分为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对应唐朝的道、州府、县,也对应后世的省、市、县。
因此宋朝的地方行政的层级还是比较合适的,有利于朝廷更好的控制地方行政。
只是各级对朝廷的态度和朝廷理解都不一样,怎么样做到政令统一或许才是地方治理的最大难题。
一旦各级机构与朝廷能够达到统一,朝廷各项制度和措施能够不打折扣的在地方实施,那么就意味着这个政权已经十分强大和稳固。
赵构与变法者要做的的最终目标就是如此。
“地方官员之选拔以知州为重点,标准乃是德才兼备,即对朝廷忠诚且有治理才能之官员,辅以考试最终胜出者方能脱颖而出。臣以为可将候任知州与知县集中临安,聆听圣训,教习以变法之策,讲授其地方治理之法。以期更好的掌握地方治理与军政民政之要义。”
李光的回答基本上涵盖了地方官员什么选取标准和什么选择办法的问题。
路作为朝廷的派出机构,虽然有安抚使、转运使等等官吏,但毕竟不是一级地方机构,且基本上听从朝廷的调遣。
而知州作为承上启下的一级行政机构,则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李光所说的以知州选拔为重点也是切中关键点。
“恭听圣训?朕如何讲?讲什么?”
赵构对李光所讲的让选拔的地方官员来临安集中学习非常感兴趣,觉得这个想法非常有新意,只是不知道要自己讲什么内容,让这些地方官有所受益。
“臣自被官家召回临安之时,数次与聆听官家教诲,也是受益颇多。因此臣将官家所谈说之言论,所表达之思想汇聚成册。一来想盼示此举妥否,二来此册以成书,盼官家取个书名。今后地方官员皆习此书。”
赵鼎此时不失时机的插了一句话,居然把和赵构交谈的言论和官家平时的一些治国之策汇编成书。
赵鼎此举真是一石二鸟,既让此书能够成为地方官员的教习,又能够狠狠的拍了一下官家的马屁。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官家想要拒绝也不行。
“哈哈哈,赵卿现在处事圆滑世故不少啊。居然打起朕的主意来了,是想要借助朕来推行变法革新啊!”
“微臣不敢,官家威望如日中天,变法革新仅凭官家旨意自然能够实施。臣不敢乱借天威。”
“嗯,既然赵卿如此有心,朕看此事就以朕的年号为名,书册名曰《绍兴实录》,不知二位爱卿意下如何?”
赵构觉得赵鼎等人的想法也是非常的好,自己想要推行变法,想要达到中兴盛世的目的,就需要更多的人了解和参透。
而把自己想法和谈话形成书册,既能够流传后世为后人参考,又能起到宣传和了解的作用。
“臣以为非常好,今后科举选拔和官员任用皆须研习《绍兴实录》,臣将与翰林学士院共同编修,并将官家今后的言论递增进入书册,逐渐丰富。”
赵鼎认为官家的很多思想都是非常符合当下的朝局,如果让科考士子和各级官员研习会更加有助于政令统一,也更加有助于革新变法的推动。
因此编修此书他是非常积极,也符合官家的心意。
“朕觉得不仅仅需要编修《绍兴实录》,更要将革新变法的内容更加详细论述编修成书册,让各级官员与士子细细研读,抓准革新变法之精髓,以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赵构的想法与赵鼎颇为一致,通过书册是影响官员与士子,是最好的途径。
变法是个复杂的工程,先是要改变对变法的认识。
怎么改变认识?
那么读书和洗脑才是最好的方式。
“官家圣明,臣正有此意。还请官家为革新变法书册赐名,臣等感激不尽!”
赵鼎没想到今天会有如此的收获,不仅仅将变法的内容详细的讲述给官家听。
官家居然也是兴致勃勃的逐条逐句的提出问题,并且不时还能有附和共鸣。最重要的是还能收获两本书册,并且是官家赐名。
有了书册至少从名义上来看,推行变法的阻力就会变得相对小一些。
“当年王安石变法也有书册,亦是以神宗皇帝的年号熙宁为名。朕也可借祖宗之德,同样以绍兴年号为名,那就赐名《绍兴变法录》吧!”
赵构明白此次变法实在王安石变法的基础上修改而来,并且神宗皇帝在位时也是积极推行变法。
虽然后来变法不成功,但是对国力的增长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他也是希望效仿神宗朝的变法,借祖宗名义或许也能有助于变法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