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曹金玉面前也有一条捷径,那就是用郭派相声春晚。
郭派相声很好写,你只要有足够多的包袱,一天晚能写好几个,但是想把它演好那就难了。
说白了,这种相声适合功底深厚的相声演员去开商演。但想要登春晚舞台,你没有一个清晰的故事主线,根本不行。
因为春晚相声是电视相声,电视相声跟舞台相声还是不一样。
电视相声你没办法跟观众互动,因为你离得远,而且春晚的舞台也不会让你互动。
如此以来,你这段相声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主题,让观众一开始就能代入进去。
在原有的时间线里面,曹金玉登春晚舞台说了两段相声,都是这种郭派相声。
从网络找一些包袱,用一个包容性比较强的主题给他贯穿进去,一般都是什么亲情友情爱情,这种放之四海皆准的主题。
所以曹金玉这两段相声的观众评价也很低。
重来一会,曹金玉不想重蹈覆辙,既然要登春晚舞台,就得留下一段经典,一段让人无法忘记的经典。
曹金玉开始绞尽脑汁,突然一道灵光闪过。
“大林,天子,我想到了,咱们说文哏相声。”
曹金玉一张口,刘芸天差点把自己的舌头给咬了。旁边的大林子也是张大了嘴巴,跟河马一样。
“不是,金子,你脑子被驴踢了吧?文哏节目在小剧场都不灵,你还想电视说?”
“金哥啊,文哏节目不适合吧,文哏节目没有包袱呀。”
曹金玉一瞪眼:“谁说文哏节目没有包袱?那是以前的老文哏,包袱比较少,咱可以搞一个新文哏节目呀。”
刘芸天跟大林子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真是傻小子照相——里外俩傻子。
这俩人都不知道曹金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曹金玉其实这个灵感来自于一对很有名的相声演员,苗福和王生。
他们这对相声演员很有意思,逗哏基本功不太好,吐字音也有问题,但是捧哏却异常强大。
而且捧哏的文化功底非常高,所以他们两个结合自身的特点,就创立了新派文哏节目。
那就是逗哏假装懂得多,一味卖弄自己的学问,结果每一句都出错。
捧哏是有真本事的人,他一开始被唬住,随着故事的深入,他才现逗哏演员是个草包,包袱和笑料由此而来。
基本就是逗哏说错,捧哏纠正。整个包袱的内容都是以文化文字为主,没有任何下三路。
但是包袱密度却很高,每一句话都能出错,捧哏的这么一翻,包袱就响了。
刚才刘芸天和大林子反应那么大,就是因为文哏给你的固有印象就是不好笑,绝大多数人一想到文哏都会先想到苏文茂。
的确,苏文茂在某段时间里就是文哏的代表,在苏文茂之后,曾经媒体一度把苏先生的弟子推崇为新文哏的杰出代表。
后来,老郭因为“种种原因”把徐亮推到了新文哏领袖的位置,但因为加了些本不该在文哏活里出现的荤口,最终也没有被认可。
客观来说,以相声内容来看,这种说错纠正的确是文哏段子。
以说功见长、词句文雅且内容带有一定的文学性、包袱不低俗等鲜明的特征也符合文哏相声的标准。
但曹金玉觉得苗福不算完全的文哏,他明显就是文活武使,这样节奏更快,更受年轻人喜欢。
曹金玉已经想好了,整个相声的框架就是逗哏卖弄自己的学问,但是句句出错。
捧哏从一开始的相信,到后来的怀疑,再到最后的恍然大悟,有个情绪的递进。
里面包袱密集,包袱的来源不用集中于某一本书。
比如说《批三国》就只能从《三国演义》里面选包袱,但是春晚节目要求皮薄馅大,所以这个故事要涵盖整个古典文学。
题目很简单,可以是《满腹经纶》,也可以是《才高八斗》,甚至可以是《学富五车》。
题目无所谓,但是这个相声的技法是一定的。
曹金玉把自己的想法跟两位一说,大林子和刘芸天也都同意,曹芸金现在就开始着手写本子。
两个人先回德芸社。本子写完肯定要先排练,然后要一层一层的审查,到时候刘芸天出来接活,就需要大林子做掩护。
毕竟现在刘芸天跟大林子是一对搭档。
今年半年大林子借口要准备中考,一直没怎么说相声,所以刘芸天也是光拿钱不干活。
现在中考已经结束,成绩还没出来,不过按照大林子的说法,考高中一点问题没有,现在就等成绩出来了。
曹金玉带着两个人出去吃了顿自助火锅,刘芸天是出了名的大都汉。
当初还在德芸社不景气的时候,刘芸天一顿饭能吃一斤干面条。结果吃完之后睡一趟午觉,起来又喊饿。
而大林子现在正值长身体的时候,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曹金玉要是不请自助餐,让他俩敞开了吃,估计没个好几百打不住。
三个人吃的脑满肠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曹金玉一进家门,就闻到一股熟悉的香气。
“小妹妹送我的郎啊,送到了大门东啊。。。”
曹金玉顺着这柔美的声音寻到了卧室,迎面就是兰溪弯着腰的背影。
背影绝美!曹金玉悄悄地走到了她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