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乐曲的时间可安排在孩子吃饱或睡醒后情绪稳定的时候,每次听乐曲的时间不要过长,以十几分钟为宜。
乐曲以选择一些旋律优美、节奏舒缓的乐曲,或节奏明快的轻音乐为宜。
最好不要让宝宝听摇滚乐。
在每天晚上临睡前放音乐陪伴宝宝入眠也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出生后5、6个月时。
这时宝宝会出现认生的现象,表现为对陌生人的亲近和爱抚,做出回避或大哭的反应。
认生是孩子认识能力展过程中的重要记忆变化。
在宝宝认生时期,当陌生人到来时,应让宝宝逐渐和陌生人接近,不要让他一开始就单独与陌生人在一起。
只要父母能从容地面对陌生人,孩子便会很快消除顾虑,这是因为孩子对陌生人的好奇远远过对陌生人的惧怕。
宝宝6个月时,已能做到眼手协调,手的动作有了方向性和有了目的性。
宝宝非常乐于摆弄一切到手的东西,在摆弄中感知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轻重、光滑程度等各种属性。
出生7、8个月时。
出生7、8个月前,宝宝还不会独立移动自己的身体,宝宝还是个“被动”的小东西,大人要以逗宝宝玩为主。
生后7~8个月到1周岁前,宝宝能够独立地移动自己的躯体了,表现出敢动的独立性。
他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简直是见什么抓什么,抓什么就咬什么,不喜欢大人对他的摆布和限制。
这时,恰好可以让宝宝自己玩一会儿,借此时机逐渐培养宝宝的独立性,避免养成缠和严重依赖性的不良行为习惯。
不过应注意让宝宝自己玩,并不等于大人就没事了,在保证宝宝安全的前提下,要精心为宝宝选择和提供合适的玩具,创造一个他乐于探索的物质环境。
同时,要在精神上予以支持和鼓励,及时用语言和非语言相配合的方式肯定宝宝自己玩得好。
出生9个月时。
此时的言语能力的增长度惊人。
在9个月到1岁这段时间里,开始模仿大人音了,这是“学话萌芽阶段”。
宝宝说出第一批词的早晚和多少取决于大人平时的教育,大人要充分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帮助宝宝学会听和说。
要不断地面对面跟宝宝谈话,只有宝宝和大人一对一不间断的对话,才可能使宝宝早些说话。
此外,要跟宝宝说那些能看见的东西,如果你说什么,宝宝都可以看见,他马上就能将物体与不断出现的关键词联系起来。
同时,还要说那些宝宝感兴的事物,宝宝感兴的事物名称容易使宝宝记住,或把现在提到的词和以前经历过的事物联系起来,宝宝有说话的积极性,学话就快些、好些。
还需特别注意的是,当跟宝宝说某种东西时,要用手指给宝宝看。
当宝宝指看他想要的东西时,要帮助、鼓励他边指边说出来。
要试图理解宝宝的话,如果宝宝感到你在认真听他讲,他讲的话如果你能理解(有时要靠猜),这会激他说话的积极性,他会乐于把“自己的话”向你倾诉。
不要改正宝宝“自己的话”,关键是让他敢说,愿意说。
婴儿期的最后2个月时。
也就是1o~12个月之间,此期是宝宝最善于模仿的时期。
宝宝的好奇心展迅,什么都想摸摸、动动。
看别人吃饭,要抢勺、抓碗;看见别人洗手就要玩水等。
大人可以因势利导,用动作教他用线穿小圆圈、推玩具车或泼水等,经过模仿、理解、实践,使宝宝的双手越来越灵巧。
并且此期还可以给宝宝念书听,实践已证明,念书给宝宝听,有助于宝宝学习词语,展口语和文学语言表达能力,启想象力,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给宝宝选读的书应该是有启迪性、知识性的书,也应该选择具有文学性和长期阅读价值的书。
大人用较大的声音朗读,吐字要清晰,度要稍慢,但不要太具表演性,因变换太多的语调会干扰宝宝的注意力,忽略了故事情节。
总之,在婴儿期对宝宝进行教育,有很大的作用,可以使其一生受益。
但对婴儿进行教育并非易事,这就要求大人必须具备很大的耐心,要采用科学的方法,针对不同月龄的教育要点合理的进行,并注意教育要循序渐近,且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只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开幼儿的智力
宝宝进入1岁,就进入了幼儿期,这是实施优教的重要时期。
幼儿期的随意动作、口语及感知迅展,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并出现最简单的想象,记忆思维也较婴儿期增强,这为智力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为幼儿创造一个合适的游戏运动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从游戏中促进幼儿运动和技能的展。
2~3岁是口头语言展的最佳年龄,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应鼓励孩子大胆说话,多教他说歌谣、唱儿歌,引导他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求和感觉,这不仅可以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还能训练他的音乐节奏感,培养艺术意识。
智力开总是离不开知识的掌握,而要获得知识,必须通过看、听、摸等感知活动,所以要让幼儿多看、多听、多动手,多接触自然和社会环境,多动手以亲身感知事物,促进智力育。
好奇多问是儿童的天性,有些孩子喜欢提问,这是思维活跃的表现,家长应抓住孩子好奇求知的这一心理经常给孩子讲些有易懂的故事,这样可增长幼儿的知识。
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要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而不能敷衍了事,家长还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提一些问题让他们回答,从而起到开智力的作用。
幼儿创造的欲望仅仅开始萌芽,故需要家长和教师去现、去引导,如孩子在做游戏,搭积木时,引导孩子不重复别人做过的东西,而帮助孩子自己想象着做。
孩子拆卸玩具时,不要求全责备,因为在“顽皮”的举动中,往往可能是创造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