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必须要承认的是,慧能的说法更适合如今的佛门,更适合秦法之下改造之后的禅宗。而历史上,也正是慧能之后,禅宗才开始真正的大兴。
但是在禅宗大兴之后,禅宗和尚的平均素质也在下降,这一点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回想着禅宗在其他世界的展历史,这些时日以来,慧可就一直在尝试编写禅宗的各种规定戒律。
最重要的是不能和刑法有冲突,而如今数十万字的秦法,他早已能够做到倒背如流。
“祖师我回来了。”昙宗和尚淡淡的道。
“嗯,这就是未来的五大夫罗汉炮的模型,看看怎么样?”
模型严格按照秦法要求,既不是金银铜也不是珍贵的玉器,就是最普通的泥塑佛像,未来或许还会有石头佛像,但是金属玉器是不可能的。
闻言昙宗和尚上下左右仔细的打量了一遍,这位的五大夫罗汉炮的外形就是一门火炮,和以往的人脸佛像完全不一样,乍看之下昙宗眉头微皱。
可随即他就像想到了琴法,想到了嬴政的话,认真的点了点头:“好,很好。”
“我也是这么想的,等到陛下天兵降临之后,禅宗每天清晨武僧们听到炮响便立刻起床。”
“等到第二声炮响的时候,他们就前往食堂吃饭,以后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吃肉了,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的跑到后山去偷鸡摸狗了,哈哈哈哈。”
“而等到第三声炮响的时候,就要开始念经。从今日起,禅宗念的不再是那些复杂的经书,而是最版本的秦法。”
半个时辰之后,早饭消化的差不多了,便可以继续一声炮响,开始习武练功,至于其他的僧人,则是需要开始阅读抄录最的经书。
想到这样的场景,慧可脸上再一次充满了笑容,想一想就很快乐:“我们的经书也要精简,不能再像以往那样玄之又玄,充满了大量普通百姓听不懂的词语。”
“我们要根据秦法,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编写出最简单的,普通百姓也能念的佛经,字数不需要多,语言要朴实。最好是多编一些小故事,将佛经中的理念融入这些小故事之中。”
脑海中想象慧可描绘的场景,昙宗也笑了起来。
虽然佛门之中低素质的和尚很多,但也有一些是真正的虔诚者,昙宗便是这样真和尚。
“如今陛下提出的这些要求,其实都没有什么。吃肉喝酒,甚至是杀人,仔细想想也没问题。”
“不愿意杀人的可以留在寺庙之内,每天研究经典,种地种菜养活自己。愿意杀人的充当武僧,习武练功,征战沙场,为帝国做贡献。”
“至于娶妻生子,如今很多僧人不都在这么干嘛,只不过他们是悄悄的干,整体而言也能接受。”
“至于那些实在非常虔诚,不愿意的结婚生子,不愿意吃肉喝酒的终究是少数中的少数。”
“是啊,只要我们佛门的核心不变,其他的都不是问题,而我们佛门的核心是什么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在老和尚自己看来就是善和佛。”
“善是导人向善,我们的理念终究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佛就是成佛,所有人只要内心觉悟皆有成佛的机会,佛不在灵山就在心头,就在我们身边,每一个人都有成佛的机会。”
“在遵守秦法的情况下,只要把握好这两点,我们佛门就可以一直流传下去,其他的都清规戒律,都是外在。”
憧憬完了未来,慧可终于询问起昙宗此行的结果了:“陛下是怎么说的?”
“陛下的胸襟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宽广,他说……”
而后昙宗便将嬴政的话一字不落的讲完了,甚至还将当时众人的反应模仿的惟妙惟肖,没多久慧可连连连点头,不断念叨着阿弥陀佛。
“不愧是陛下,正大光明堂皇正大,但求无愧于心,也只有陛下才有这般的胸襟了。”
“昙宗,你的金钟罩已经修炼到了第十一层,是实打实的大宗师,比起所谓的三大宗师也一点都不弱。”
“从即日起,少林的五百棍僧全都随你离开,和你一起加入帝国,为帝国征战,少年的未来就交给你了。”
第二十一章:刘季之死
伴随着战争,整个大秦上下都动了起来。十万民兵一万战兵,以及大量的附属帮派的帮众,甚至还有秀家以及道门佛门的暗探,全部都动了起来。
由于是第一次动对异界的战争,所以在这种紧要关头,嬴政也只能呆在大唐世界,尽可能的处理一切突事件。
就在嬴政奋斗的同时,东君也在以王后的身份而努力。
王宫之内大朝会之上,东君的怀里搂着才几个月大的扶苏。
面前则是排列整齐的文武百官,这些官员之中有的是熟悉的面孔,但是更多的是陌生的面孔。
不过东君还是凭借着自己强大的修为,将这些官员的资历全部记在心里,如今的她虽然不如嬴政,但是却至少可以做到无论是谁只看看上一眼,就可以知道他是谁、来自哪里、以往的经历是什么。
甚至还有少府和罗网的分析评价,有了这些再加上她的身份,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
今天,东君又像往常一样静静的坐在龙椅附近的椅子上。
御史大夫先走了出来,看到他站出来之后,许多官员都感觉有些不安,因为每次御史大夫这个黑脸的家伙站出来之后,都要有好几名官员倒霉,轻则降职重则丢官,甚至是下大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