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笃拆开第一封信,是叫他回都大学任教的,他来这里本来就呆不了太久时间,只不过是争取休息休息,好养身体。
他学的那些东西,必然是要回报给国家的,实验室虽不能常去,但大学教课也需要他。
都大学,或者上海的大学,都可以——原因是这些城市,医疗资源是全国最好的,若是去哈尔滨,他的身体可能吃不消。
但他答应过哥,不去都。
苏明笃往后面拆。
下一封信,字迹和上面完全不同。
“莫斯科的冬天的确冷,但晚上,还能看见街上亮着灯,有人出去,或是和朋友,或是和亲人,有时候,那些在户外的脸,也会带着忧愁和烦恼。但他们看着如此平静地行走在冬雪上时,高老师就会和我说,要让国内都通上电,街上都亮着灯,晚上,大家也能出去,也能做事。
我笑了笑。
老师说,你不信?
我说,我不是不信,我梦里见到过,和你说的一样,不仅是华国的都,华国的小城,小镇,都能夜里亮着灯。
高老师说,可惜啊,这么大的工程,必然要花费不少的钱。
花钱是必然的,可是,既然是做的未来的梦——我这样说——那又为什么不想象一下,届时的技术也会更成熟,成本也会更低呢。
高老师点头,华国有很多研究者,实验者,学者,他说,这些人比他还辛苦,但他们的付出,一定能让华国过上比苏国还好的日子。
我与他说,我也认识一个这样的研究者,他很聪明,聪明到了极点,他聪明的劲儿,没用在别的地方,就用在了为祖国做研究上。
有这样聪明的人,华国的街上亮起灯,华国的夜里人人睡得安稳,玩的开心,是轻而易举能做成的事。
他笑了,说等回国了,一定要让我介绍这个顶聪明的朋友给他认识。
我没答应,就写了这封信,
问问你答不答应?
一九五九年一月初五。”
往后,每个月都有一封。
“老师走了,我送他回来,那天下了雨,华国的磨难来了,但磨难,只会让人更强大。
一九五九年四月初三。”
“……”
“陈老把这几年赚的钱送了过来,我想办法托人,好吧,王春秋一定要我写上他的名字,我想办法托了王副司,找了路子,买了一批衣服、棉被、还有从港城买的干粮,送去给了核研究的同志。
我知道他们的部门带个九字,可不知道他们在哪里。
其实想想也很容易猜到,基地要设在利国的飞机飞不到的地方,人烟稀少的地方,适合辐射实验的地方,那必然是在西北部了。
如此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