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说,闲暇是人生的精华。说得真好,人只有闲下来,才能体味到人生的真味,才能掘到自己真正的兴爱好。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可是过度的忙碌同样会让人心死。看“忙”字的构成,就是心和亡,心的死亡。
冬天是最难得的闲暇时光,江宁十分珍惜。每天安排得很好。
晚上九点睡,早上6点起,起来也不必急着下炕,赖在温暖的被窝里,撸猫唤狗。
赖到七点多,慢悠悠起床,煮碗面条或是煮碗馄饨,吃完早餐,全身热乎乎的,趁着精神头好,记性佳,读几页需要费脑的有营养的书。因为手头的书不多,江宁主要研读《马克思文集》和领袖文集。导师不愧是导师,经典永流传,资本永不眠。
看一小时书,江宁会停下来,看看外面的景色,做一套眼保健操。跟猫和狗子玩一会儿,活动一下身体,再做做家务,算是锻炼了。
很快就到了中午,该做午饭了。
午饭看心情,随意做。在有限的食材中挥无限的创意。炖个菜,煮个汤,烙几张饼,全看当时想吃什么。
吃完午饭,午睡半小时,养养精神。下午看看书,写两封信。
每个月,江宁都回几封信,姑姑的,堂姐的,林木的。他跟林木的感情日益变好,两人是同龄又同是下乡知青,同样的处境,相似的苦闷,颇有些同病相怜的意思。
江宁觉得林木这人还行,比他爸林晨单纯仗义,还没沾上中年男人的油腻和市侩,又比自己的两个哥哥有人味,当个一般的朋友也是可以的。
林木今年没能回去探亲,颇有些失落。他说他明年一定要争取到探亲假,还问江宁明年要不要回去?要是回去,他们就可以见面了。
江宁能回也不回,回去干吗?
江宁先回林木的信,再回姑姑的。
姑姑也问过探亲假的事,她在信中说,她和姑父的情况略有好转,家里住得宽敞,如果江宁回家不方便,可以去他们家。他的房间一直留着没动。
江宁回忆了一下,原主小时候寒暑假经常被姑姑接过去住。他印象中,好像有一次姑姑忍无可忍父母的偏心和忽视,跟他爸妈生了争执,甚至动了要收养他的心思。虽然姑姑也有两个孩子,但姑父工资高,养得起三个孩子。
江爸江妈心动了,奶奶也同意了。但最后关头,两个哥哥坚决不同意,大吵大闹,连寻死觅活都用上了。说爸妈好好的,却把孩子送给别人养,人家会怎么看他们?又怎么看他们兄弟?转过头来还骂江宁嫌贫爱富,白眼狼。最后事情不了了之。再后来,运动兴起,姑父处境一落千丈,再也没人提起这事。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两个哥哥就是妒忌和不甘,生怕弟弟过得比他们好。
江宁真是无言以对。做为一个有弟妹和堂兄弟姐妹的人,江宁是知道某些兄弟姐妹之间的各种小心思的,基本来说,就是嫌你穷又怕你富。你可以过得好,但绝不能比他们好。
好在,江平江安离他都很远,暂时不用跟他们打交道。江宁想想都觉得心情愉快。
想起姑姑对原身和自己的好,江宁忍不住把信写长些,洋洋洒洒写了五页纸。写的多是自己的生活琐事事,还写了村中生的一些有意思的事。有时光写还不够,他直接上手画,把幸福逍遥平和都画了进去。
他写道:今年请假来不及了,明年秋收后,我请几天假,回去看你们二位。
写到最后,他又添加一句鸡汤:有位智者曾说,“如果身处顺境,千万不要张扬,要和满山的杜鹃花一起绽放。如果身处逆境,千万不要放弃,要像开败的白玉兰一样,在下一个春天再向世界招手1。”
作者有话说:
1是引用,我在知乎上看到的,没找到具体作者,就叫他某位智者吧。
?第四十一章要过年了
盼望着,盼望着,年快到了。
过年前几天,整个村庄炊烟袅袅,村子上空总飘着一阵阵香气,肉香、油香、面香各种香味轮换着来。
大家都在炸肉炸丸子,蒸馒头蒸包子。
辛苦了一年的社员要好好犒赏一下全家,再节俭的人家也变得大方起来。
气氛烘托到这儿了,不跟着一起,显得不太合群。
江宁也跟着大家一起准备年货。
他虚心请教老胡:“你往年过年有什么活动?”
老胡一脸茫然:“没有活动,只是吃得比往常饱些而已。”
江宁观摩了一下陈大娘家,决定在学习别人的同时,再加入一点自己的想法。
从腊月二始,江宁就开始忙碌起来。
二十六蒸馒头,蒸包子,蒸好以后,就放在篮子里,直接往外面冻着,天然的冰箱不用白不用。
腊月二十七,江宁开始炸东西,炸酥肉,炸丸子,做红烧肉。他和老胡有分工,江宁负责做,老胡负责打杂和烧火,主要是烧火。
厨房里的香味一阵阵地往外飘散,弄得逍遥平和两狗无心玩耍,总在厨房外面徘徊游荡,睁着一双期待的狗眼看着主人。
幸福也不在炕上睡觉了,跑到厨房玩。大黄又来串门了,就连消失好久的大花也意外出现。
许久不见,江宁对大花十分热情,给了它一条炸小鱼吃。幸福瞪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喵喵直叫。江宁也不能偏心,赶紧给它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