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瑜在街上吹了许久的冷风,醉意散尽,这才回的霍府。
婚之夜,总不能夜不归宿,这样太过不成体统。
霍府一度五世同堂,府宅比萧府还要大上不少,自从霍家定居上海,霍熙怀去世,这间宅子就空下来了,如今只有霍锦宁一个主子,还有一些过去的老仆。
纵使今日为了婚大喜张灯结彩,也仍旧冷冷清清。深宅大院,雕梁画栋,这样寂静无声的深夜,总让人觉得阴森森的可怖。
房内一片漆黑,萧瑜也不认为霍锦宁会在这里过夜,找了好几圈,终于找到了霍吉。
&1dquo;小姐,少爷在书房。”
于是萧瑜向书房走去。
离着不远,终于看见了书房中亮着了暖黄灯光,为这萧瑟秋夜终于添上了一丝温暖气息。
灯下霍锦宁正坐在桌边,看着手里的信件。
见她进门,也并不在意,只淡淡道:&1dquo;回来了?”
他将那封信递给她,她慢悠悠走过去接过来,寥寥数语,一目十行。
然后将信在烛火上点燃,放进霍锦宁拿过来的水晶烟缸里,眼看它被火舌舔舐,蜷曲成灰。
就在今天,大抵是两人拜堂成亲的良辰吉时,一巨额款项,以及一批苏式军火武器,秘密从上海运往广州。
这些物资经费是用作广州国民政府翌年开春之时,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所用。
革命一干十年,中山先生终于醒悟,不能再只依靠军阀的力量,革命部队要创建自己的革命军,军官学校就是培养优秀军事人才的起点。
萧瑜问道:&1dquo;你决定好了?”
霍锦宁反问:&1dquo;你觉得我们还应该对北方有所期待吗?”
答案很明显。
&1dquo;你父亲也做好决定了吗?”
如今霍锦宁还只是刚刚涉足霍家产业,没有站稳脚跟,这样的决定,必然要霍成宣的肯。
霍锦宁一笑:&1dquo;他是投机的商人,永远也不会真正做决定站队。不过,这样就够了。”
萧瑜拉出凳子,在他面前坐下,盯着烟缸里的残灰片刻,轻声问:&1dquo;你接洽的是谁?”
即便是土财主漫天撒钱,也不是都撒得出去的,总要有个门路。
&1dquo;康博文,数年前他在霍家上海的东山银行工作过一段时间,我父亲很赏识他。”
康博文,康家二公子,康雅惠的弟弟,也就是萧瑜的亲舅舅,如今是中山先生的随行秘书。
她从来没见过他。事实上,康家的人她一个都没见过。
康家是名门望族,家中子弟多留学海外,她的外祖父康广辉更是十几岁就远渡重洋,在海上周游了半个世界,眼界开阔,是国内闭关锁国的麻木国人远远所及不上的。
康广辉一心想要拯救国家民众于水火之中,偶然与中山先生结识,随即一拍即合,尽其所能支持革命。他死之后,他的三女一子皆继承他的遗志,继续追随中山先生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