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今早御史弹劾恭王一事,朕虽驳了,但他缺了早朝,只怕言官又该闹了。”
"原本不过是件小事,朕本与鸿庭道长论道,听闻与先帝有关,不敢耽搁,立即命恒远去查。"
“却不料今早听闻恒远竟然有了意中人,哈哈哈~~~”
似乎这事儿对顾宇朝来说十分有,他忍不住大笑起来。
太后也好似第一次听闻,眼睛瞪大,眼里满是诧异。
“还有这等事?”
"那这意中人是哪家闺秀,若是合适。"
说到这,太后顿时,又有些懊恼道。
“哎,也是我这个做母后的失责,他为大兴远赴狄国为质十年,是我大兴的功臣。”
“却不想被奸人所害,再不能有子嗣。”
“他早已过了娶妻之年,如今还孤身一人,未免凄凉。”
顾宇朝渐渐收敛笑容,也跟着叹起气来。
“母后何必自责?”
“恒远定然知晓母后的慈爱,只是他自幼双腿不良鱼行,又伤了根基”
“以前有怪病,近不得女色,如今掌着玄羽军,也无人敢近他的身。”
“朕也心疼他,所以也就随他的性子了。”
太后点点头,还是忍不住关心道。
“皇儿可知,那传言里说的是谁家闺秀,若是能寻个贴心的伺候他,哀家这心里头也好受一些。”
“是定国将军府的大小姐,但。”
似是想起了什么,顾宇朝摇了摇头道。
“本就是小道消息,母后莫要当真。”
“因是先帝那把赤焰刀的关系,这才让恒远与那沈家有了牵连。”
太后恍然点点头,又似好奇地问道。
“就是那把先帝赐给平南公主的?”
“没错!”
“可,据说是把魔刀,有些邪乎?”
听太后这么说,顾宇朝笑着摇摇头解释。
“不过是些话本传说里胡编乱造的。”
“这刀好好的在沈家待了近百年,也没见沈家出个邪魔外道。”
太后认同地颔,似是想起来往事,抬眸看向殿外说道。
“当年沈家尚了公主,后来公主仙去,这刀就一直留在了沈家。”
“可惜,没能保佑沈家再出一位巾帼将军。”
“倒是沈耀宗曾为我大兴立下大功,只是如今也已老了,怕是挥不动刀了。”
顾宇朝附和地叹了一声,眼神却有些深沉。
“对了,说到平南公主,再过几日就是她的忌日,不如宫中好好祭拜一番?”
太后突然提议,顾宇朝一愣,随即眸色一凝点点头。
“是该好好操办一番,也叫沈家人进宫一趟。”
“对,哀家瞧瞧,那沈家大小姐是个什么模样,若真是个好的,寻了恒远问问。如此,还是皇儿想得周。”
顾宇朝俏皮地挤了挤眼。
“若不是母后提醒,朕哪里会记起来?”
“哎,这些个凡间俗事就是麻烦,不如修行来得自在!”
“昨夜与道长论道许久,不知不觉便到了上朝的时候,若不是有母后在,朕定然会在文武百官跟前出丑。”
太后似是很欣慰,慈爱地笑着道。
“皇儿是一国之君,身上担负着天下,怎可日日沉迷修行?”
“若非见你精神尚可,身体强健,哀家是不许皇儿再胡闹的!”
二人母慈子孝了一会儿,齐齐去了偏殿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