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氏的政权是完全依靠士族官僚的支持取得的,因此西晋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世家大族完全控制的大一统王朝。
所以,西晋建立后的一系列措施都是围绕着保护士族利益开展的,如九品中正制保证士族世代为官的政治特权,而荫亲属制则保证了士族的经济利益。
之所以制定这些对士族优待的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士族对司马氏政权的有效支持。】
秦朝。
嬴政凤眸微垂,话已至此,他明白了八王之乱因何而起。
他叹息:“不可放任士族一家独大,晋帝必要扶持同姓宗族,兜兜转转还是回到分封制之上。”
“后世帝王自比不上陛下天纵英才,”李斯愤愤不平:“但陛下已灭分封,置郡县,他们怎么连照做都不会?”
隗林不甘落后,紧接着道:“三皇五帝,皆不足与陛下相比,通古岂可要求一狭隘之君有陛下的雄才伟略。”
嬴政:“事无绝对,分封也未必不可行,但依附在曹魏之上建立的晋不是能平衡好世家与宗室关系的皇族。”
说到底不是自己打出来的天下,坐得不如其他的开国之君稳当。
宋朝。
赵匡胤冷笑。
什么是荫亲属制?
司马炎为了回报世家大族的支持,在颁布占田制的同时,规定了官吏可以按照自己的品阶高低,荫庇亲属。
同时,也允许宗室(司马氏)、国宾(被废的魏帝)、先贤的后代、士人的子孙(名门世家)等按门阀高低荫庇亲属。
这些被荫庇的亲属,可以享受到免纳租税、服徭役的特权,而且所荫亲属多的可以到九族,少的也还有三世。
司马炎既想和世家站在一条线上,又想将权利全部集中在皇族手中,自己把晋朝推入了两难之地。
晋的灭亡和开始都受世家裹挟,哪有什么自主权。
他的大宋才不会如晋一般,养虎为患,自取灭亡。
【但晋武帝司马炎也认识到,士族势力的过度膨胀,已经构成对司马氏政权的威胁。
基于此,晋武帝大行分封制和建立都督制,形成了很多股强势的地方割据势力,埋下了八王之乱的祸根。】
唐朝。
李世民自省:“武帝仁以厚下,俭以足用,却不知居安思危,又识人不清,留下的辅政大臣杨骏阴狠歹毒、包藏祸心。朕万万不能学他,日后更要广开言路,切莫偏听偏信。”
明朝。
朱棣有些怅然:“人越没有什么越想要什么。”
篡权夺位之事人人鄙夷,因此篡位之人也要极力证明自身正统。
话语权掌握在世家手中,依靠世家上位,其必然欲壑难填。
司马炎想要什么,就要付出什么。
这是理所当然的。
朱高炽艰难动了动身子,开口安慰:“根据太祖所定《皇明祖训》,藩王举兵平乱,本就是分内之事,父皇不必多想。”
“呵。”朱棣扯了扯嘴角,想平悠悠众口可不是易事。
【随后公元29o年,面对百姓饿死,能说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司马衷上位。
这个傻皇帝娶了一个皇后贾南风,司马衷非常信任贾南风,将朝政全权交由她处理。
贾南风想真正掌权,司马一族的诸侯王就是她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她必须要屠杀司马一族。】
西汉。
刘彻认为眼下与匈奴之事更为重要,没听到提及汉朝,就抓紧时间与卫青、李广、公孙敖商议出兵路线,但此刻也忍不住了。
“何不食肉糜?”刘彻停下交谈,看着天幕,面露痛色:“皇帝痴傻,外戚专权,我大汉子民何等造孽?”
“选出这种继承人的晋武帝真是玷污了武。”李广开口。
公孙敖顺着说:“陛下威严而睿智,他司马炎何德何能能配上此谥号?”
卫青不赞同:“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况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是非功过皆由后人评说,未知全貌怎可随意判定优劣。
西晋。
司马炎无言看向他的皇后杨芷。
他多次说过贾南风心性恶劣,非太子良配,但继后杨芷和心腹杨骏数次苦苦哀求。
“季兰,朕知你恋着旧情。但贾南风丑而短黑,天性凶狡,死不足惜。”
杨芷面如土色,为傻太子娶一个强势的太子妃是应当的,但过于歹毒,屠虐宗族,谁保不住她了。
姐姐,我对不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