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黎征一脸嫌恶,“听说许洛在青莲学院是品学兼优的学子,颇得院正器重,怎么房里竟然会有这种不堪入目的东西?”
百里长歌没理他,只望着一言不的潘杨,“潘公子,我记得你曾经跟我说过你对秦姑娘一见钟情是在青莲学院举行踏青活动的那一天,你这句话,半句真半句假,真的是你的确一见钟情了,假的是你钟情的对象并非秦姑娘,而是许洛,因为你还说过,当时许洛也在场。”
“不……”潘杨惨白着面色,颤唇反驳,“这些都是你个人的臆测,完全没有事实依据,即便许洛有龙阳之好,你又怎知对象是我?”
“这还不容易推断?”一直坐在高堂上的叶痕悠悠吐了句,“你既然在大婚前一晚写休书给秦姑娘,后来她与许洛被火烧死的时候你为何哭得那样伤心,舍不得秦姑娘吗?”
见潘杨眼中依旧不断涌出不甘,百里长歌又道:“如果你觉得这些还不足以成为证据,那么我再说一件事。秦姑娘家大门外放着一盆点地梅,我们查访过,这个东西在滁州属于稀有物种,栽种的人很少,但是好巧不巧,许彦家的院子里刚好就种了点地梅,更巧的是,少了一个花盆,而那个花盆的样式与秦姑娘家大门外的一模一样。”
“话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觉得那盆花是许洛送给秦姑娘的,实则不然,送这盆花的人就是想借着秦黛与许洛有私情这种先入为主地观念进一步证实这两个人的确有关系。也就是说,那个人不仅亲口说出秦姑娘与许洛私奔,还要制造这两个人有关系的证据。”
“那个人就是你,潘公子。”百里长歌慢吞吞道:“是你买通了许彦的丫鬟小兰将那盆花拿出来送到秦姑娘家,并且犯蠢地摘了几朵插进花瓶,当我们赶到的时候,花瓣上的露珠还没干,秦姑娘在那个时候已经死了一夜,花瓣上却还有露珠,这么大的破绽,你竟然完全没有察觉到。”
潘杨身子一软,整个人如同软体动物瘫坐在地上。
小兰闻言,眼泪唰地就落了下来,赶紧跪到地上连连求饶,“大人饶命,潘公子说只要我帮他办成这件事他……他便收我做偏房,所以……所以奴婢是被他蛊惑才会趁夜将那盆花送到秦姑娘家的。”
“你别胡说!”潘杨怒吼道:“我何时说过收你做偏房?”
小兰哭得更狠,手指颤颤指着他,“潘公子你……你言而无信。”
“那……给仙儿写信的那个人到底是谁?”秦开明面有怒色,如今查证了自家女儿的清白,他说话都有了底气。
“那个人,就是许彦,许二公子。”百里长歌看着他,轻笑着问:“还记得那天在义庄外,我做完录后让你签字,你习惯性地想伸出左手拿毛,后来顿了顿又换了右手,许二公子,你其实是个左撇子,我猜得不错吧?”
许彦神情一震,稍稍抬起头来,情绪也没过多波动,沉吟片刻后点头,“是!”
“那么,秦姑娘房里的山居图可是你亲手所作?”
“我不认识什么山居图。”许彦淡淡撇开眼。
“你不认识山居图,我却认得你左手的字迹。”百里长歌声音坚定,“我来告诉你我为什么识得。三年前秋闱,青州长河府生一起舞弊案,当时那个考生是被冤枉的,但是知府昏聩,滥用私刑,导致那个考生双腿被废,从此只能坐在轮椅上度日,并且永远被取消科考资格。考生悲痛欲绝之下与亲哥哥一起辗转到滁州,他将自己没有完成的心愿全部寄托到哥哥身上,更不惜流落街头卖字画,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他展示出自己的绝技,便是左手作画题字。当年的那个考生,就是你。”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秦姑娘房里的那幅画便是在你摆设的字画摊上买的,而你在她来买画的时候喜欢上了她。”
听到这里,案情已经明了了大半,所有人都用不敢置信地眼光看着许彦和潘杨。
许彦两手死死抓住轮椅上的扶手,薄唇紧抿,闭了闭眼睛未置一词。
潘杨面如死灰,瞳眸中已经彻底失去了神采。
百里长歌无视二人神情,继续道:“后来你知道秦姑娘与潘杨有婚约,可是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所以等潘杨去找许洛的时候,你看到了他的字迹,经过不断临摹,终于将潘杨的字迹成功仿出来,自那以后,你就经常以潘杨的名义写信给秦姑娘。”
“但在这件事中,你忽视了两个很重要的破绽。第一,送信的小童,第二,落款。”
听到“落款”时,许彦惊诧地抬起目光望向百里长歌,只见眼前的人晶亮的瞳眸里蕴藏着无限智慧的光芒,一双似笑非笑的眼仿佛能直接剖析出所有人拼命藏在心底的秘密。
他不敢置信,自己模仿得那样惟妙惟肖,怎么可能会轻易被看穿!
百里长歌猜出了他此时的想法,笑道:“你模仿的字迹,并非是我先现的破绽,最先感觉出来的人是秦姑娘。”
许彦身子一僵,睁大眼睛定定看着百里长歌。
只听她又道:“秦姑娘之所以会那么迫不及待穿着嫁衣跑出来,是因为她在收到潘杨的休书时将他的字迹与你的字迹进行了对比,从而现在书信里一直对她关怀备至的人并不是潘杨,所以她才会那样惶恐,连嫁衣都来不及换直接往外跑。”
默了默,百里长歌又补充道:“秦姑娘其实喜欢的人是你,许二公子。”
如同遭了一记重锤,许彦的面色从震惊转化为痛苦,继而用怨毒的目光瞅着潘杨,恨不能直接将他生吞活剥。
潘杨则早在百里长歌挑明他与许洛的关系时就已经瘫软得不成样子,目光空洞得随意盯着地上的板砖。
潘杨的娘满脸不敢置信,卸下平日里犀利的眼神,脸上表情很复杂。
“仙儿……”秦开明老泪纵横,声音哽咽,一遍遍地唤着秦黛的乳名,原本就佝偻憔悴的他此时看上去就像即将被风浪卷走的一片枯朽落叶,那样的无措和彷徨。
百里长歌瞧着他眼眶中流出来深深陷进脸上褶子里的泪珠,心中很不是滋味,她紧紧咬着下唇,站在原地半晌没说话。
“尹大人的这番分析的确精彩。”程仵作抚掌夸赞,但眼眸中依旧是重重冷意,甚至夹杂着丝丝恨意,他冷笑一声,“但你似乎还没告诉我们秦黛和许洛为什么会死在祭坛上的青铜鼎里,还有,潘杨家远在岩溪镇,按理说来秦黛跑出来以后第一时间应该去岩溪镇,为什么会直接来青莲山?”
面对他的质问,百里长歌不以为意,跟叶痕对看一眼,见到对方微微颔,她才轻笑道:“这个,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关于秦黛和许洛真正的死因。”
她这一说,所有人神情又是一震,难不成这件事还牵扯了不少内幕?
百里长歌冲叶痕和黎征躬了躬身,道:“下官官职卑微,接下来想要说的话只怕是没人会信,更可能祸从口出,所以还请王爷和黎大人允准下官请北衙禁军都尉沈千碧上公堂作证。”
“这跟沈都尉又有何关系?”黎征眯了眯眼睛。
“准了!”叶痕大手一挥,看着百里长歌认真分析案情的样子,刚才的郁闷一扫而空,唇角不觉弯出一抹浅笑。
立即有差役去往行宫请沈千碧。
约摸半个时辰后,沈千碧腰佩跨刀,身披大氅,一副英姿飒爽的模样出现在公堂上,她抬眼扫了扫四周,进来就同百里长歌说话,“小医官,看不出来你能耐还挺大,除了会医会验尸,竟然还能破案!”
“沈都尉谬赞了。”百里长歌道:“这一切都是王爷的功劳。”
嘴里说着,她心里却在想,叶痕最大的功劳就是有眼光。重用她这么个脑子灵光的医官。
二人寒暄了几句,百里长歌便直接进入主题。
“沈都尉,事当晚,北衙禁军与刺史府差役全都守在围栏外是吗?”她问。
“那是当然。”沈千碧挑眉道:“虽然只有三十一人,但我北衙禁军一个兵卫便能抵刺史府的十个衙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