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亲老王爷把异姓王的曾孙女夸的挑不出一点毛病来,又帮过杨策不少忙,杨策不好拒绝,却也绝不能答应。
只能委婉表示,国事未平,自己无心娶妻。
这话可唬不住忠亲老王爷。
“少给我扯什么忧心国事,前些日子你还上赶着巴结徐……那女人叫什么来着。”
“那时你怎么不说忧心国事了?”
“你若还认我这个叔叔,就应下这门亲事,否则以后你也别登我的门了。”
大概意识到自己话说的重了,忠亲老王爷又缓下语气。
“那孩子是个可怜的,她爹不敢明面上宠妾灭妻,却事事听信妾室,对她们母子没有半点情分。”
“她嫁到你府上,也不求你对她有多少恩宠。”
“她母亲和弟妹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话说到这个份上,杨策不答应也得答应。
忠亲老王爷高兴的直拍大腿,即刻亲自写了帖子交给管家去异姓王府,一迭声让人准备好酒好菜,要和杨策喝两杯。
帖子送到异姓王府时,王妃正拉着曾月柔掉眼泪。
“都怪我没本事,辖制不住那些妾室,纵得她们无法无天,连你的婚姻大事都敢插手。”
曾月柔脸色惨白,神色却平静无波。
她今年十六岁,从她十来岁起,母亲就为她的亲事烦心。父亲身上袭着王位,她本该以郡主身份风光出嫁。
但父亲名声不好,家底几乎被挥霍一空。门当户对的勋贵谁愿意娶她?
门第低的父亲又看不上。
结果便是蹉跎到如今,她的亲事还没有着落。
近日府里传出风声,异姓王听信妾室谗言,要将她许给安国公做续弦。
安国公多大年纪她不知道,但她在宴会上见过安国公的儿媳妇和七岁大的小孙女。
曾月柔不怪正妃,正妃出身寒门,没有娘家倚仗,万事做不得主。
她甚至不敢寻死不嫁,留却清白之身,因为她一死,父亲更要怪罪母亲,迁怒弟妹。
罢了,嫁谁不是一辈子,忍一忍就过去了。
正妃哭着哭着,终于暴发一回。
“我不能让你嫁给那个快入土的什么国公,我去找你父亲去。”
曾月柔连忙拉回正妃,劝她不要去,去了也改变不了什么,只能平白多受一通折辱。
正哭的哭,劝的劝。
一向不把正妃放在眼里的管事婆子,却是一脸殷勤,陪着笑脸跑进来。
“小姐大喜,恭喜娘娘,恭喜小姐。”
异姓王没把正妃放在眼里,对女儿更是半点不放在心上,并没有给曾月柔请封郡主,所以在府里都称呼小姐。
但,眼下称呼什么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