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福子不是陈雪凝,首先从文化水平上就天差地别,杨策偶尔来了兴致和她说几句话,她的理解也很有限,便也没了说话的兴致。
福子愁的不行,让流烟一起想办法,流烟笑言。
“我说你呀是想多了,我们只是丫环,尽到丫环的本份,就是对主子最大的讨好了。”
福子没有领会这句话的深意,依旧百般想办法哄杨策,却往往弄巧成拙,给杨策添乱。
她自然也是自责不已,才明白流烟的话是什么意思,之后消停多了,再不敢自作聪明。
杨策是穿越者,私心来说是挺享受有人侍候的生活,但人人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骨髓,不圣母想拯救贫苦大众,却也不会故意打压身边服侍的人。
所以,不说福子这些丫环,府里其他下人也都夸他是宽厚的好主子。
各府的下人之间也是有联系的,渐渐这些话传扬出去,便有媒人登门给杨策说亲。
当然,以杨策的身份,正妻之位自然要由皇帝赐婚,别人不敢肖想,但按规矩,他是一等亲王,除正妻外还有二位侧妃、三位夫人,九位妾室的位置。
这些位置是有品级、上皇家玉牒的,没有品级的姬妾更是想纳多少纳多少,纳一百个也没人管。
太宗时有位异姓王便纳了百来个姬妾,生下七十多个儿子,大部分都夭折,却也有二十多个长大成人。
以致他死后分家时,闹了好大的笑话。
本该由嫡长子继承大部分家业,嫡出的其他儿子少一些,庶出的各分一些房子,田产,够他们养家糊口就成了。
但这位异姓王的儿子太多,照这样分嫡长子得倒贴银子。
正室作主,家产全部归嫡出的三个儿子,庶子一人一千两银子,卷铺盖滚蛋。
庶子们不服,联合起来递上一纸诉状把正室和嫡出的三个儿子告到官府。
最后在官府的调停下,又加了一些银子,才把这件事平息下来。
只是之后嫡子和庶子之间结了仇怨,连表面人情都不肯维持,每年清明上坟时遇到都要互相挤兑几句,也算是一景。
杨策正事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弄些女人在府里白养着,之前皇帝硬塞给他的那几个,还在后院连见都没见过。
何况他如今修练内功,没到二层前,有那份心也没那个胆。
所以,所有媒人统统被他拒之门外。
但忠亲老王爷亲自作媒,杨策不愿意也得给面子敷衍一二。
忠亲老王爷要给杨策说的正是这位异姓王嫡长房一脉的曾孙女。
“我和她曾孙有些交情,这孩子也算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模样秉性都没得说,不然我也不能说给你。”
“只是这孩子命苦,摊上个不着调的老子,本来家底就不多,还被他全拿去买妾养戏子。全靠她娘带的嫁妆养活一家老小。”
“这孩子从小帮着母亲操持家务,性子不免硬些。”
“却是最讲道理不过,给你当个侧房是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