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在大唐算得上是非常有名气的医术高手,他虽然经常为穷苦百姓诊治,但为人并不迂腐,也算是众多权贵的座上宾。
带他进秦王府,比李承乾想象的还要更加顺利。
因为大唐不像是后世,男女大防那般严重,女子不能与外男接触,李承乾直接带着孙思邈入了后宅,为长孙王妃诊治。
李承乾在一旁看着,只见孙思邈的神情,从一开始的轻松,变得慢慢凝重起来。
诊脉的手,从右边换到左边,一颗心也开始紧张了起来。
毕竟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清楚,自已这位母妃接下来就只活了十来年就去了的。
诊完了脉,孙思邈收拾好东西,并没有立刻说话,目光则是看向了旁边站着的丫鬟。
作为秦王妃,又是极受宠的正妃,长孙王妃身边服侍的人自然少不了,比李承乾院子里的人还要更多些。
就连这会诊脉,屋子里也有十数人伺候着。
长孙王妃是个心思细腻,又通情达理之人,孙思邈虽未开口,但也知道对方是在想什么,当即轻轻一笑:
“你们都先下去吧……”
这话一出,原本站在旁边伺候的贴身丫鬟,顿时福了福身,便带着其他伺候的小丫鬟下去了。
而等到屋内,便只剩下李承乾和长孙王妃后,孙思邈才斟酌着开口:
“王妃接连生产,间隔甚至不足一年,有些亏损了元气,再加上先天不足,身体虚弱,需要好生调理!”
说道这里,孙思邈看了眼李承乾,接下来的话,出于明哲保身的习惯,他本不该说。
可想到这位小殿下对百姓的一片爱护之心,又想到对方的孝心,终究还是叹了口气,沉声说道:
“若是可以,王妃最好还是先调养几年,再行受孕……”
“若不然,怕是年寿不永!”
这话一出,让李承乾心中一惊,下意识的看向了自已的母妃。
长孙王妃神色一怔,她知道,孙思邈想要她屏退下人,怕是有什么不方便当众说出口的话要讲。
但却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话,她轻轻摸了摸小腹,半晌,却是不由得叹了口气。
其实不用孙思邈说,她也知道,接连产子,会损伤元气,对身子不好。
她在接连生下承乾和青雀后,就已经感到了身子有些不适,后来又生下了丽质,身子就更是沉重,时常有些病痛,不如从前。
可当下对女子的要求,便是管好后宅,延绵子嗣。
而且她与李世民情投意合,自幼青梅竹马,她难道还能拒绝自已的丈夫不成。
至于避子汤之类的,更不是王妃该用的,所以孙思邈虽然说得严重,甚至远超长孙王妃之前的想象,但这孩子却不是她说不想要就可以不要的。
孙思邈也清楚这点,甚至他更知道,自已说这话,其实是冒着一定风险的。
若是那等不通情理的人家,甚至会认为他是被人故意派来,祸害自家子嗣的。
若不是为了小殿下那一片仁爱之心,他不忍辜负,这话放在以往,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开口的。
医者仁心是不假,可医者也要学会自保才是,尤其是面对这些王孙贵族。
“母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