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宁自己也松了一口气,心中充斥着满足感。
他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这对他来说是最好的奖励。
“恭喜你,许博士。”
徐舒拍着手,靠近许宁耳边轻声说道:“看来这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啊。”
许宁沉浸在首次获得如此荣誉的喜悦中,他微微点头接受了徐舒的祝福,然后随着阎伟忠走向舞台。
前两轮的颁奖环节,工作人员直接将纪念章放入木盒交给获奖者拍照留念。但这次不同,几位领导亲自为四位杰出人物颁发奖章。
许宁看着王老小心翼翼地从包装中取出那枚金色的襟绶纪念章。
看到这个款式,他更放松了——虽然大绶和领绶象征着更高的荣誉,但在他看来,襟绶的设计更为合适,佩戴起来也更加稳重。
王老走上前来,熟练地将纪念章别在许宁的左胸前,并与他握手。
“小许同志,丁主任跟我提起过你,真是年轻有为啊!”王老赞许地说。
“感谢组织的信任和支持,让我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许宁诚恳地回应。
尽管脑袋还昏沉,许宁却立刻明白了这番话的分量。
“空军的未来需要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说实话,我们现在提供的条件确实有限……”
王老在颁奖台上简短地鼓励了几句。
这里不是聊天的地方,几句激励之后,仪式便继续进行。
回到座位后,许宁不时低头注视着胸前那枚金色的纪念章。纪念章的设计融合了利剑、旗帜、光芒和五星等元素,中心是断裂的米格25飞机图案,象征意义深远。
虽然设计传统,但它背后的故事让它别具一格。
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意义——那是荣誉的象征,让人感到无比自豪。
当所有级别的纪念章颁发完毕,表彰仪式也宣告结束。接下来的晚宴则显得轻松随意得多,人们从会议室转移到宴会厅,享受片刻的自由时光。
王老虽已退居二线,但对第三代战斗机项目依然关心备至,一路上他不断询问项目的进展。
“如果一切顺利,十号工程的第一架原型机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年初首飞。
由于涡喷15和涡扇10发动机的开发滞后,目前只能依赖俄制引擎。
不过,我们在设计时已经预留了空间,以便将来更换为国产发动机。”
611所的总工程师薛炽寿在一旁解释道。
歼8c的成功不仅带来了压力,更成为了团队前进的动力。自1995年起,十号工程成为空军的重点项目,获得了更多资源的同时也肩负着重任。
幸运的是,一些原本计划用于歼10的技术已经在改进后的歼8c上得到了验证,为十号工程降低了风险。
王老听后满意地点点头,接着问道:“那十一号工程呢?”
何明,曾带许宁参观112厂总装车间的人,提到:“按照计划,112厂负责的前两架飞机将在今年年底完成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