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着经验积累,技术逐渐成熟,后来有些飞行员甚至能在超音速交汇中命中难以锁定的目标。”
“现代空战更多依赖导弹进行超视距攻击,我们在这一领域尚缺乏实战经验。
据我了解,到今年初,全军仅有不到十位飞行员有过中程空空导弹的发射经历。
因此,此次参战的两位飞行员的经验极其宝贵,希望你们能总结出一套方法,推广超视距空战的战术给全军!”
随后,是授勋环节。
直接参与行动的郑良群、陈嘉诚及指挥官均获颁一等功。
其他参与人员也获得了不同级别的表彰。
许宁原以为仪式就此结束,没想到王老又拿出了另一份文件,宣布为地方上的贡献者颁发纪念章。
当听到‘猎蝠行动’三等纪念章的授予名单时,许宁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每个年轻人都曾怀揣着立功的梦想,尽管纪念章在荣誉等级上不及勋章和奖章,但它同样承载着荣耀与认可。
通常来说,奖章是对杰出贡献的认可,而纪念章则更像是对参与的感谢。
不过,这次的“猎蝠行动”纪念章却与众不同,它专门为此次任务设立,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更特别的是,这些纪念章还分为一、二、三级,显然不只是为了表彰参与,而是对在这次任务中表现突出者的奖励。
由于规则限制,无法直接授予军功章给地方人员,因此这种分级纪念章成为了表彰的一种创新方式。
当宣布三等纪念章获得者时,名单上出现了410厂的钟市强、601所的林欧华,以及徐舒等人。
许宁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这让他松了一口气——在他看来,三等纪念章已经接近于一种参与奖了。
随着二等奖的揭晓,只有少数几位核心成员的名字被念出,他们是八三工程的关键人物。
当王老拿起最后一份文件,准备公布一等奖得主时,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航空工业601研究所的杨知书”,作为整个项目的总设计师,他的获奖当之无愧。
“电子科技集团14研究所的郭林科”,这位专家在关键时刻准确判断,确保了任务的成功。
“航空工业606研究所的阎伟忠”,他的名字也在意料之中。
最后,当“京城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许宁”这个名字被宣布为一等奖获得者之一时,对于许宁而言,这是对他工作的重要肯定,也是对他个人能力的极大认可。
王老读完文件,轻轻合上。
今天的庆功会上,不仅有航空工业系统的成员,还有来自其他领域的嘉宾。
因此,当许宁的名字被宣布时,一些人感到有些意外。
然而,在场的航空专家、电子科技人员和试飞员们却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许宁在歼8c项目中的贡献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