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曹爽据守城南,犹豫不决之际,远处传来了一阵马蹄声。
曹爽麾下禁军以为是城内司马懿派人来攻,立即前去禀报曹爽。
曹爽听了禁军禀告,心中一紧,立即命令诸营弓箭手引弓严阵以待。
远处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了,曹爽抬眼望去,只觉得北面那些士卒的服色十分眼熟,再望去时,才看清楚来者原来是自己府上府兵。
不多时,大将军府参军辛敞、司马鲁芝二人率领着数十骑策马来到曹爽营中。
“城中如今情况如何?”曹爽急忙问道。
鲁芝回复道:“启禀大将军,城中已被司马懿把守得铁桶相似,司马懿如今亲自引兵屯于洛水浮桥,依卑职之见,大将军不可再回城去了,宜早定大计。”
三人正说话间,大司农桓范也已从城中骤马而至,他遥遥在马上呼唤道:“大将军,太傅已变,大将军如今当速速请天子南幸许都,然后调各郡外兵,集合天下兵马以讨司马懿,如此大事可定矣!”
曹爽听了桓范的话,皱眉摇了摇头,等桓范下马来到面前,他才反驳道:“吾与诸弟全家皆在城中,岂可投他处求援?”
桓范摇头,力劝曹爽道:
“匹夫临难,尚欲存活!今大将军身随天子,号令天下,谁敢不应?岂可入城自投死地?”
曹爽仍然不能下决定,只是皱眉摇头叹息而已。
桓范又接着劝道:
“此去许都,不过数百里路程。再加上有安乡侯别营兵马,近在阙南,呼之即至。大司农之印,老夫亦已带在身上,大军粮草亦无忧矣。大将军可速速出发,若迟则休矣!”
曹爽此刻心乱如麻,根本无法冷静思考,他闭目摇头道:“诸位不要如此急躁,待孤细细思之。”
不多时,司马懿所派遣来的侍中许允、尚书陈泰二人也抵达了大营。
曹爽只以为二人与鲁芝、桓范等人一样,是来好心报信,并没有料到他们是司马懿派来的说客。
“太傅只是畏惧大将军权柄过重而已,不过是要削去大将军兵权,别无他意。大将军可早归城中。”二人这样劝说道。
原本有意采纳桓范意见的曹爽,此刻听了二人的劝告,心思又被扰乱了,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只见远处来了一位膀阔腰圆、满面胡须、身披甲胄的壮汉,原来正是曹爽一直看好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只是曹爽并不知晓,这尹大目也是司马师的人。
尹大目下马来到曹爽面前,擦了擦额头上的汉水。
曹爽心想,这尹大目一向憨厚老实,他的话也许更为可信。
于是曹爽又问尹大目道:“尹校尉,不知太尉他究竟意欲何为,还望君如实相告。”
尹大目抹了一把额上汉水,回答曹爽道:“太傅在北岸,指洛水发誓,并无他意。蒋太尉还写了一封信,叫我带给大将军。依在下之见,大将军可削去兵权,早归府上,仍不失为万户侯矣,有何惧哉?”
曹爽听了尹大目的话,深以为然。
而且那司马懿已经指着洛水发了誓,想来应该不会作假。
他急忙拆开蒋济的书信,信中所说大致与尹大目所说无二。
他又想,蒋济为人一向信守承诺,如今在信中如此保证,足见其言不假。
只是,自己就这样交出兵权,之前的夺权、改制,所做的一切努力,岂不是都将付诸东流了?
桓范见曹爽又有动摇,急忙劝告说:“大将军,如今形势危急,休听外言而入死地!”
曹爽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摇了摇头,叹气道:“此事事关重大,容孤好好想一想吧……”
——
曹爽意不能决,拔刀在手,独自来到洛水南岸,遥望着洛水,嗟叹寻思。
他想起了自己儿时,父亲曹真教导自己兄弟兵法武艺的场景;还有少年时,自己与先帝、还有曹肇曹长思、燕王宇等人游猎京郊,谈文论兵的日子。
数十年就这样匆匆而过,没想到今日自己却面临如此困境。当真是人生如棋,不可逆睹。
曹爽自黄昏立于河畔,神伤流泪,直到傍晚,终是狐疑不定,不知该如何抉择。
“大哥,天色已晚,你怎么还不去歇息?”不知何时,曹羲来到了大哥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