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所有的大秦君臣齐齐沉默了。
“胡亥!赵高!”阴嫚公主忍不住低声痛骂。
都怪胡亥和赵高!
李斯缩了缩脖子,假装隐形人。
从汉字、汉文、汉学到汉土、汉民族等,此类词语不胜枚举,意义可见一斑。而且,当今华夏人称自己为汉族,以自己是汉文化的继承人为豪。
但是,“汉”这个字也不完全是褒义,还有“恶汉”、“暴汉”、“无赖汉”,甚至“痴。汉”这些充满厌恶的词语,这是为什么呢?
文字的背后同样铭刻着历史,这些贬义词关系着一段屈辱的历史——五胡。乱华。
从五胡十六国至南北朝的近二个世纪里,胡人视中原人为手下败将,轻蔑地称其为“汉子”等各种贬义的称呼,于是传承到了现代。
在民间文化发达的明清,中原人这才知道动不动骂人的“那恶汉”“那无赖汉”原来还有这样的黑暗历史,顿时齐齐觉得晦气。
“以后再不骂人了,我们若是这样骂人,跟那蛮夷有什么区别!”
真正的汉朝人则是愤怒:“我们好好的汉人,怎么变成那什么骂人的脏话了!”
“都怪那蛮夷,又祸害人,又祸害我们文化!”
每逢战乱,总有中
原人不堪战争逃亡到外地,甚至是国外。
所以在日本和韩国的历史上,有着关于秦人汉人的传说。
在古代,日韩的移民里,有很多自称是秦人或者汉人。前者被称为“hatahito”,后者被称为“ayahito”。他们的出生地大多不是中国,而是朝鲜的南部。他们的纺织技术尤为突出,织机(hata)、绫罗(aya)等表示纺织技术或纺织品名称的词语均取自对他们的称谓,便足以证明这一点。
于是,秦氏后代和汉氏后代分别把秦始皇和汉朝的各个皇帝视为自己的祖先,认祖归宗。其中,认东汉灵帝为祖的尤为多见,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汉朝末年逃到朝鲜半岛的汉朝宗室。还有人更大胆,说自己祖宗是汉高祖刘邦。
正为黄巾起义忙得焦头烂额的汉灵帝刘宏仿佛找到了救星,大喊:“是朕的后人就给朕搬救兵啊!朕愿意给你封官!听到没有!”
“陛下,不如派鸿都门学的学生去日韩外交。”十常侍几人守在刘宏身边,牢牢把持着帝王身边心腹的位置,闻言提议道。
刘宏连连点头:“好!好!就让他们去!”
。
在唐朝,李世民也在讨论汉灵帝。
“没想到,那日韩人竟然这么喜欢汉灵帝?”
长孙皇后不理解:“他们喜欢昏君?”
“虽然没做过几件好事,还是有点贡献的。”
李世民皱眉想了想,汉灵帝时期的重要事件:黄巾起义,党锢之祸,十常侍,卖官售爵,裸游馆……
各种荒唐事中,好不容易找到个还算是好事的。
“鸿都门学就不错,算是刘宏为数不多的贡献,因为打破了儒家的垄断,开设的这所鸿都门学不教授儒学,只教授自己喜欢的书法艺术等,还会因为自己的喜爱为出自鸿都门学的学生封官,虽然很被正统儒生嫌弃。”
从意义上来说,鸿都门学不仅是华夏历史上最早的专科大学,也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
它不仅打破了儒家的垄断,还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突破贵族、地主阶级对学校的垄断,使平民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也是有进步意义的。鸿都门学的出现,为后来特别是唐代的科举和设立各种专科学校开辟了道路。
虽然因为战争,昙花一现十分短暂。
难道日本韩国的那些汉人也有从鸿都门学出去的?
李世民也迷惑了。
如果哪一天刘邦真得诈尸,被后人祭祀的时候醒了过来,听到一群叽里呱啦说话完全听不懂的日韩人,可能还会想:我的后代怎么说话我都听不懂了?
刘邦想想那画面,自己都给逗乐了。
“老子才没那种蛮夷子孙!”
日本人有些自称是“秦人”或者“汉人”,还说唐宋文化被自己继承了,比中原继承的好。但是,并没有人说自己是元明清皇帝的后代哦,可以看到就算是选皇帝当祖宗编族谱都还是有的
挑剔的。
元朝皇帝还没有太大意见,草原民族哪里来的海岛国后人?
而且他们多次对日本开战,双方是死敌,要什么后人。
但是朱元璋就不满了,他嫌弃日本可以,日本凭什么嫌弃他?
玄烨更不满,你既然不喜欢大清皇帝,还来大清走私做什么?
同样被喜欢的唐宋也没觉得多荣幸,只觉得膈应的慌。
说到五胡乱华,首先得提的就是汉朝末年,因为“东汉末年分二国”!二国尽头归魏晋!魏晋之后才是五胡乱华和南北朝!
这一次,轮到二国魏蜀吴齐齐膈应。
二家归晋,这一次想都不要想!
二国的文化影响力大家都懂吧?
说到魏晋,荆咕的语气突然激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