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说我们是蛊婆,会放蛊,为什么不能会治蛊?”经历了半辈子心酸的母亲坚韧而睿智,她有条不紊说出自己的打算,“天幕也说了,以前的巫是地位崇高的,如果我们有这些能力,也可以摆脱如今的困境。”
少女:“可是我们不会治蛊啊?”
“天幕特意讲这么多蛊毒,不会是白讲的。”母亲很有信心地说道,“娘猜,后面就会讲蛊怎么治疗。”
少女狠狠点头:“好!我们看天幕,好好研究怎么治!”
到后来,民间的“蛊”如同宫廷中的“巫蛊之祸”一样,也成为了对付敌人的一种阴谋手段。
唐朝时期,诸暨一位卸任的县尉包某,去一位熟识的富豪家中做客,做客后,包某怀孕的妻子第二天在家中突然得病。
包某怀疑富豪给妻子下蛊,带着妻子去富豪家中闹事,结果打闹自重发生冲撞,导致妻子死亡,一尸两命。
包某悲愤之下,抬着妻子的尸体,去衙门告状。
“大人,我的夫人死的好惨啊!”
当时负责的官员是观察使李逊:“她是怎么死的?”
包某开口直指曾经的富豪朋友:“她定然是被我那无良友人下蛊害死的!”
李逊问道:“你有什么证据?”
包某说出前日去富豪家中吃饭,妻子回去就生病,加上当地有下蛊的传说,他一口咬定:“大家都说他会下蛊,肯定是他下的蛊!”
富豪委屈地解释:“大人,我家从来没下过什么蛊,连见都不曾见过!”
李逊再次追问时,包某给出新的证据:“是我妻子晚上托梦告诉我的,就是被他下蛊害死的!”
“这是勒索!”李逊却看出其中的种种不合理之处,“你既然担心你的妻子,为何要带着病妻出门而不是先给她请大夫?为何又要当着她的面打架?为何不先妥当安置你即将临盆的妻子?”
包某开始叫屈:“大人,我家一尸两命,你竟然怀疑我!”
“你夫人一尸两命,但是你还可以再娶不是吗?”李逊看着包某眼神闪烁,看出
了这人的不对劲,“你夫人一尸两命,你不给她下葬,把人的尸体抬到外面任人旁观,这就是你的爱妻爱子?”
最后,因为包某证据不足,李逊给双方轻微处罚,包某的妻兄不服,当朝喊冤,被李逊杖罚。
。
第二年,官员孟简接替李逊的官职,一上任,包某再次喊冤,孟简再次重审此案。
“有何证据?”
包某还是老说词,并且非常坚定的认为是富豪下蛊:“是我夫人托梦告诉我,是他下了蛊!”
然而这一次,孟简将富豪全家十几口人活活杖毙。
民间的百姓竟然群情一片叫好声:
“还是这位大人好,大人您可真是位青天啊!”
叫冤者满意,百姓满意,死去的富豪全家,想发表反对意见也没有机会发表。
但是,这真的就是真相了吗?
。
“这竟然是我大唐官员!”李世民看到唐朝时就不好了,看完整个案子气得声音颤抖,“我大唐官员什么时候靠托梦断案了?《唐律疏议》都不学的吗?”
“这个孟简若是生在现在,朕定要让他从哪里来的滚回哪里去,当什么官,回家吃自己去!”
李世民这一期看天幕,原本是准备学习医术,没想到又被气的不成模样,长孙皇后怕他气出病来,连忙让太医给他诊脉。
。
“一群愚民!”
从民间起身的草根皇帝朱元璋,压根不信什么下蛊害人的说法。
在这里,他只看到了被煽动的民意,以及好骗的百姓。
“自古以来造反先喊口号,先煽动民心,骗来一群无知愚民为自己卖命。”朱元璋撇撇嘴,这种手段,他很熟悉。
朱棣等人噤若寒蝉,这种造反话题,他们可不敢接话。
在古人的眼里,孟简比李逊更公平公正;然而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显然是李逊更公正。
就算不提“蛊”,什么时候托梦也能成为办案证据了?还因为一个托梦,杖毙一家十二口,到底谁是冤杀?
李斯冷笑一声,看着叔孙通开嘲讽腔:“后世看来果然不学法,竟然靠托梦断案。”
叔孙通的脸都涨红了,他很想说不是他儒家人干的,但是他没有证据。
反而想要证明是儒家人很简单。
扶苏表情复杂:难道用儒学治国,就会养出这种靠托梦断案的官员?这也太无脑了吧?孟简看似是对包某“仁慈”了,但是冤死的富豪全家不过是请友人吃了一顿饭就要遭此横祸,这包某和孟简才是“不仁不义”!
其次,这位来自北方的孟简大人,是真的不知道这事不可靠,还是为了政治目的选择了迎合民意?
李逊释放富豪后,民间齐齐认为李逊放走下蛊者,对他颇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