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虽然继承了秦朝府库中的黄金,但是黄金又不能打铁练剑,就算买,也得有地方买。
现在大汉还要给匈奴送礼送公主维持和平,刘邦看着大唐的长安城街道如此宽阔,商贩如此活跃,庶民看起来都很健康富贵,衣服如此华丽,刘邦羡慕了。
“大唐,果然富庶!”
夏侯婴眼睛只顾着盯着长安街上小贩手里的食物,已经看着开始流口水了:“好多吃的,看起来都好好吃……”
刘邦哭笑不得,只能让宫中上食物。
因为天幕的启发,大汉已经研发出来用精白面制作的白面馒头,御厨们几番研究后,做出了各种馅儿的馅饼和包子,在这个蔬菜和水果种类都不丰富的年代,这些面食是大汉最好的美味了。
御厨呈上羊肉馅饼与热豆浆,君臣们总算可以一口馅饼一
口热豆浆,吃得香喷喷美滋滋,终于不用只羡慕别人家的美食了。
唐朝作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经济文化比当时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繁荣昌盛太多,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大唐会闭关自大,相反,开明的大唐也是对外贸易最发达的时期。
大唐时期,对外保持贸易关系的国家主要有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以及日本、朝鲜、泥婆罗和越南,以及西域各国。
从日本购买松木、杉木、罗木、白银、黄金、鹿茸、茯苓和铜器等;
从朝鲜购买人参、海豹皮、木材、木炭等。
广州依然是海上贸易的主要交易城市,唐朝廷设立了市舶司,相当于现代的海关,主要负责海上对外贸易。
不过大唐的市舶司不完全是海关,主要对帝王服务,比如唐玄宗时期,由李隆基派遣心腹宦官来担任官员,只为帝王敛财。
市舶司起始于唐朝,兴盛于宋朝,到明末逐渐被取消。
在盛唐时期,以市舶司为入口,海外流入非常多的精美奢侈品。
珠宝,香料,琉璃器,药材,都是贵族人士才购买的起的奢侈品。
也因为外贸成本太高,商人只能运输昂贵的奢侈品才能赚回本,所以唐朝时的外贸主要是由能购买奢侈品的权贵人士支撑起来的。
。
“朕刚刚听到什么?宦官担任官员?”李世民坐不住了。
三国时期,都是身为皇帝的司马炎亲自去交易,哪怕皇帝要敛财,要把海关贸易的收入都纳入自己的私库,为什么要交给宦官!
宦官作为最亲近帝王、深居宫中的人,知道许多深宫的秘密,到市舶司频繁与外邦人交流,就不怕泄漏朝廷机密吗?
大臣们彼此眼神交流,在这一事上不好开口。
广州的海外贸易看来都属于帝王的私库,事关皇帝的钱包,他们不好干涉。
长孙皇后微微蹙眉,当着众臣的面没有直言什么。
李世民同样眉头紧皱,看朝中伺候的宦官眼神都不对劲了。
他甚至可以想的更深远一些,市舶司本就是财源广进的地点,即使宦官本身无意,被敌人利诱能一直抵挡诱惑吗?或者太蠢,无意间透露什么看起来不重要实际上很致命的情报?
满朝文武,派谁不好,怕大臣有心思,派外戚不也是自家人!
李世民很信任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既是他的大臣,是外戚,也是朋友,未来还是他的托孤大臣。
所以李世民不理解,为什么李隆基宁愿派遣宦官去市舶司,不派外戚去?
换句话说,宦官识字吗?懂经商吗?哪怕他不亲手做生意也知道这事不是光靠忠心和会哄人就能成事的。
他没有直接批评宦官什么,这权利明显是帝王授予的,骂宦官还不如骂那不肖子孙。
“既然大唐有市舶司,现在也可以开始张罗。诸位有什么擅长经商的人,推荐几个。”李世民直接对大臣们开口,也就意味着,他决定先把
宦官这个口子堵住。
李世民首先看向的就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这事就交给你了。
长孙无忌连忙应喏。
大唐人不仅仅从国外购买生活物资?[((),还会主动派遣使者去国外考察学习生产技术,并且引入国内发扬光大。
比如唐太宗时期,曾经看上摩羯他国的蔗糖后,主动派遣使者去摩羯他国考察蔗糖的制作方法,还引进了泥婆罗三种种植蔬菜的方法。
大唐的开明与包容,在商业贸易中也有体现。
李世民的气度,不仅仅在政治军事上,在商业上同样如此。
他并不会觉得大唐最强大就看不起其他国家的技术,也不会觉得华夏是农耕大国就看不上其他小国的蔬菜。
所以,大唐的海外贸易,其实是双赢的贸易,海内外进行交易的表面上看是奢侈品,其实也是技术文明的交易,并不是后世那种买了之后束之高阁的做法。我说的是谁,大家应该猜到了。
弘历:“……”
他猜,说得是大清。
他的身上穿过洋布,佩戴的宝刀是洋钢,御书房有不少洋人玩意,还有不少洋人使者到他面前贡献洋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