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最终送走了朱棣、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笑着活到了最后。】
永乐年间,被软禁还被监视的朱权在南昌仰天大笑:“哈哈哈哈!本王原来如此长寿!”
7o岁高龄,值了!
笑着看着朱棣和朱棣的儿子、孙子先他而死,也值了!
还有《茶谱》一书传世,更是值了!
宁王妃踢了他一脚:“再笑,明天锦衣卫就送你先上路。”
朱权立刻憋屈的捂住自己嘴巴,但是身躯依然颤抖着,这种快乐不让泄,太难了……
宁王妃看得忍俊不禁,她也很想笑,但是一想到还处于被监视的状态,南昌王府也处处是钉子,想肆意一下都容易有生命危险。
“算了,你那书不是还没出来吗,写书去吧。”
“对对对,我的书还没写,我写书去了!”朱权立刻飞奔去书房,总算转移了注意力,可以继续苟着了。
宁王妃也松了一口气:看在这本书还没写出来的份上,陛下也没理由杀人吧?
【从明朝开始,官府便把茶马交易上升到了关系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国策高度,用茶叶换取战马成为了重要的军政措施。】
朱元璋傲然:“没错,朕定下的。”
洪武四年开始,朱元璋便下令陕西汉中、金州、石泉、汉阴、平利、西乡诸县,茶园四十五顷,茶八十六万余株。四川巴茶三百五十户,茶二百三十八万余株,宜定令每株官取其一。无主茶园,令军士摄取,十取其八,以易番马。
在当权者的重视下,官府直接官营,三条茶马古道齐头并进,官府在各地设立主管茶马交易事务的“茶马司”和对茶马古道进行全程守护制度以及道路维护制度。
单独是徽州到巩昌府,就茶茶马古道经过的各地添置茶运所,官吏管理,通计11站,每处设茶夫11o名。
其他地区也不遑多让。
这样一套从上到下、从官到小吏的完善政策下来,也标志着国营茶马古道的开通。
。
宋朝,赵祯:“快快快,抄抄抄!”
大宋也有茶马古道,也有茶马交易,也设置了茶马祠来统一管理茶马交易。
原本还在介意天幕不提大宋,现在看来才现这大明做的真的更完善。
大宋的茶马交易拦不住商人的私底下走。私,宋朝和西夏的茶叶走。私屡禁不止,甚至在横山一带形成了集中点。
连朝廷官员、地方上主管茶叶的官吏和驻扎士兵也参与茶叶走。私,仁宗年间生过大案,一向仁慈的赵祯杀的血流成河。
但是,依然存在。
大宋的冗官冗兵制度也导致想要清理贪官污吏变得更加困难,茶叶带来的战马并没有预计的那么多,至于战斗力,更不用提了。
而且,
从唐朝到宋朝,
假茶屡禁不止。
唐朝实行榷茶法,几乎垄断了制茶贩茶的全部利润,民间想要购买茶叶,也只能从官方设立的买卖点购买,而且价格昂贵,于是有了假茶贩子的诞生;
宋朝更是假茶泛滥的高峰期,假茶贩子或是掺杂如桑叶、茶梗等杂质来压秤,以此获得高额利润,或是将已经使用过的茶叶进行二次加工,先是晾晒,然后再添加石膏一类的“增色剂”,就可以制作出“还魂茶”,拉到市场上再次贩卖。
一直到明清,才真正的打击下去。
【可惜。】
朱元璋心头一跳:又怎么了?
他吸收了唐宋时期的教训,开始重视打击贩售环节,而不是制假环节。
专门设置了紫阳茶坊,对将要流入市场的茶叶进行检查,并引入引单薄号制度,详细登记贩茶者的身份信息和经营的茶叶种类及数量,一旦被证实是假茶,整个链条下的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这都还不够吗?
【前面说过,大明一直有经济危机。这一套茶马交易在官办体制下,交易成本很高,政府力有不逮。】
【弘治十六年,茶马古道从官办改为官商合办。】
同样是弘治年间,对周边开始弃边。
虽然都骂弘治放弃领土的行为,但这何尝不是说明了大明的经济危机,早在弘治时期已经开始了。
所谓的“弘治中兴”,不过是表面和谐。
无论是养兵,管理边疆,还是养官商,给这一套茶马交易上众多官吏负责人放俸禄,朝廷可能都承担不起。
。
赵祯连连摇头:“哎呀,大明真穷。”
“还不如换我大宋来。”
就连南宋时期的赵构,逃亡之余还有时间出怜爱的三连叹:“啧啧,真穷,真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