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代养鱼业达的基础上,出现了华夏最早的养鱼专著《陶朱公养鱼经》。
隋唐动乱时期,养鱼业一度衰落,到唐朝时再次兴盛。
唐朝沿袭汉朝,继续以鲤鱼为主,用人工投喂饲料,还出现了以培养鱼苗为业的职业者。
宋朝时期,在爱各种风雅花哨玩意的文人影响之下,有人开始用野生的橙黄色鲫鱼培养观赏鱼金鱼。到南宋时期,金鱼已经成型,杭州的达官贵人养金鱼成风,培育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金鱼品种,并且有了鱼病防治技术。
明朝主要养鱼区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明朝的养殖技术更为完善,不仅出现了桑基鱼塘和果基鱼塘、畜基鱼塘,多种鱼类的混养技术更为成熟,还有河道养鱼、海水养鱼、贝类养殖技术。
清朝时期的养殖技术主要继承明朝,但是鱼苗饲养得到展,开始利用鱼苗在水中分层的习性将鱼苗分类撇鱼法,还有了淘汰弱性鱼苗的挤鱼法。
。
“我不喜欢吃鱼,鱼刺太多。”
小有资产的富农家中,被娇惯的幺儿嘟嘟囔囔。
他的爹娘这一次没有像往常那样哄着他,各自忙着自己的事。
“有得吃就不错了,还挑挑拣拣,不吃鱼,你有肉吃吗?”
富农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和妻子商量,“咱家后面的荷塘不知道可不可以。”
“不试试怎么知道?”妻子十分兴奋,掰着手指头开始计算,“荷塘离家近,日后你耕田,我在家看着鱼塘,时不时去投喂饲料,再加上家里的鸡鸭,日后收成多了送到集市上卖了,没准能给孩子挣出点读书的钱。”
富农瞥了一眼妻子的肚子,他妻子最近又怀上了,没法下地干活或者久坐着纺织。
站着投喂一下饲料应该没问题,而且孩子多了,压力也更大,妻子还想着让孩子去读书,给先生的束脩也是一笔开销。
但是他也是支持的,看天幕说了那些当官的读书人,连种地都比他家世世代代种地的农耕世家强。
还是得读书,多挣点钱,就算读不起书院,请个落榜秀才回家也得请!
富农当下狠狠一点头:“成!”
【8o年代初,华夏提出来开展“蓝色革命”的构想。】
【“蓝色革命”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向蓝色海洋和内6水域养殖更多的优质水产品。】
【6o年代,华夏实现了海带养殖生产“田园化”;
7o年代,紫菜育苗和北移成功,推广后年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鲍鱼、扇贝、海参、梭鱼等人工育苗相继成功。
随着“蓝色革命”技术的不断推广,万里海域逐渐变为“黄金海岸”。】
【在淡水养殖上,华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是国际上公认的优良品种,不但质量高,产量也高,网箱养鱼亩产最高突破1o万公斤,成为了集约化精养的重要方法
。】
“放鱼苗咯!”
刚开年的一二月,春寒料峭着,村里已经忙忙碌碌,开始清塘消毒,施足基肥。
整个村里只有一个大堰塘,村支部没有给谁承包,看到大家都有意愿,索性集体放鱼苗。
村支书选择出各类家鱼,先称重,按每家每户的重量算。
村民一手交钱,另一边有人往堰塘里下鱼苗,村支书负责登记,每个人多少斤鱼苗,年底按照收成按比例均分。
等到鱼苗放完,大家站在堰塘边,看着新鱼苗在还寒冷的水中荡出来的一圈圈涟漪,仿佛已经看到了长大后的肥鱼跃出水面。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又是寒冷冬季。
到了年底的时候,全村人汇聚在堰塘边。
这是全村的大事。
村里所有男丁集体捕鱼,是一个丰收的快乐时光,岸上女人和孩子忙着捡鱼、收拢到一起,最后统一称重,按比例分鱼。
“年前大家总共放了1oo斤鱼苗,每家每户的记载都在表格上。”
村支书拿出表格,也让人抬出公平秤,看到大家一网兜一网兜的把鱼放在公平秤上称重后汇总,得出了今年收成的数量。
“年底现在收获的成鱼有616斤,按照比例均分。”
村支书看到肥鱼的重量,眉开眼笑,村民也集体笑开了花。
更让人开心的,就是分鱼开始了。
“老王家,放鱼苗1o斤,分成鱼6o斤;”
“老李家,放鱼苗2o斤,分成鱼12o斤;”
“老江家,放鱼苗5o斤……”
村长每念出一户,就有一户人家出来领鱼。
村里有公平秤,大家伙帮忙一起分鱼。
大大小小的鱼在地上活蹦乱跳,水花溅的到处都是,但是大家都不嫌弃它腥,笑嘻嘻围在近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