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是匈奴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有本事的枭雄都死绝了。为了活命,这些老弱不得不依附大秦。
一开始他们人数少,大秦能轻松掌控。后来即便人数多了,却已经对大秦形成了依赖,想独立出去已是不可能。
王绾承认李斯画下的蓝图很诱人。
不过他觉得这个条件太苛刻了,要先把匈奴有生力量歼灭,再努力教化。
万一教化没成功,大秦就是养虎为患。匈奴借着大秦的手恢复元气,又能反咬一口。
李斯其实心里也有点打鼓。
这招从没人试过,自古以来匈奴好像都是无法教化无法同化的种族。
历史上要到汉朝中后期,才会出现汉天子决定匈奴首领谁来当的情况。而帮游牧民族划分领地这个,更是远在清朝才实现的操作。
清人自己是游牧出身,更懂草原人的生活习性。所以他们用这个手段安抚住了蒙古各部,让蒙古成为大清的北部边防,一直到后世都没有叛出。
之前的朝代对游牧民族了解不够透彻,而且天然的仇恨让中原宁愿选择武力清理。结果却是赶走一族又来一族,内迁融合也是一样的。
南北朝时期北方五胡作乱,匈奴靠着和汉人通婚彻底融入汉族之中,再无匈奴了。
结果呢?结果是草原上又出现了柔然、契丹等等。
这么大一片草场怎么可能一直空着?
不能想着只解决眼前这一个种族,而是要防着它们没了之后,别人再跑过来继续侵犯边疆。
秦王政沉思许久,点头:
“爱卿说的有道理,便是全灭了匈奴,北边诸戎也会有日子难过的部落迁入北方草原。时间一长,又是新的‘匈奴’。”
说着他想起什么:
“这是太子同你提的?寡人缘何不知?”
李斯:……
这话听着怎么有点酸酸的?
李斯敏锐地察觉到了危机,他怎么能比王上更早知道太子的想法呢?他们父子之间肯定是没有龃龉的,那就是臣子的问题。
李斯立刻找补:
“当初是太子随口一提,并未太过放在心上。臣却不敢漏听一字,回去之后反复琢磨,才悟出了这个道理。”
秦王政略感满意:
“太子太忙了,或许是忘了同寡人说。”
李斯连连称是。
最终秦王拍板道:
“可不可行,试了才知道。大秦能灭匈奴一次,也能灭它第二次。若真能以此教化匈奴,使其成为替大秦世代守卫北境的力量,那便再好不过
。”
秦王政对自家太子的手段很有信心,不就是洗脑匈奴嘛,爱子擅长。
六国遗民能被他洗脑,匈奴肯定也能。
秦王政瞥了李斯一眼,怀疑这家伙也是考虑到太子有这个本事,才敢大胆提议。
散会之后。
王绾冷眼剜李斯:
“今日李廷尉倒是很出风头。”
都是千年的狐狸,王绾哪里看不出来李斯对他的敌意。自从冯去疾升任相国,李斯就盯上他了。
王绾觉得李斯有病,抢了相位的是冯去疾,他不找冯去疾的麻烦来找自己。按理说冯去疾刚上位地位不稳,应该更好拉下去才对。
李斯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冯去疾有实绩在手,不像王绾靠的是资历。更何况王绾年纪大了,迟早是要退的,提前几年退下去也不影响什么。
年纪大的人更容易犯错,冯去疾可比王绾谨慎多了。
太仆隗状和典客启齐齐止步,拉开和这两个人的距离,避免自己遭受牵连。
这两位上辈子也在李斯之前当过相国,不过这一世因为扶苏的蝴蝶效应没当上。
启年纪也大了,看后起之秀那么多干脆懒得折腾。重要的事情都放给了张良去做,显然已经放弃了往上爬。
隗状则是之前在为购马的事情焦头烂额,做得不是很好,最后还是靠商人才达成目的。自觉自己争不过同僚们,于是也和启一起摆烂了。
他们争他们的,自己在九卿之位善终也挺好。反正官位又不能世袭给儿女,倒不如多花点精力教导孩子。
万一自家孩子争气,把王绾和李斯的儿女踩下去了呢?
两人对视一眼,纷纷绕开矛盾中心,溜之大吉。
宫门口的风波秦王政根本不管。
他拿着李斯呈上的折子,迫不及待地去找爱子分享这个新得的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