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所化生的后天水谷之精,不断输送至五脏六腑,转化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充盛时,又输归于肾,以充养先天之精;肾所藏之精,根据机体的需要,重新输送至其他脏腑,成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如此,藏中有泻,泄而又藏,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即所谓:肾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泄,是精藏于肾,而非生于肾。
五脏六腑之精,肾实藏而司其输泄,输泄以时,则五脏六腑之精相续不绝,所以成其次而位乎北,上交于心,满而后溢,生生之道。北主冬,冬藏,故曰:肾主闭藏。
无先天之元精,则无以生身;无后天水谷之精,则无以养身;有精才有生命,无精则无生命;精足则生命力强,精亏则生命力弱;故有:先天元精,乃身之根本。
肾藏精,精化气,肾气是生气之源,是生命力活动的原动力,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促进人体生殖机能、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故称为:先天之本。
练气修行,除了与人体的经脉穴位和五脏六腑息息相关之外,人体还有十二窍,又称十二宫,乃十二修真窍穴。
胸腹部,属阴,为任脉,上有“三田一窍”等窍,即上丹田、中丹田、神阙窍和下丹田;也叫四丹田,对应四黄庭;神阙窍,也常称:气海丹田,即中丹田有两个;丹田有四:上田神舍,中田气府,下田精区。精中生气,气在中田;气中生神,神在上田;真水真气合而成精,精在下田。
元神见而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矣,而后父精母血,合而结胎,化育生命。正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精中生气,气中生神,即是道家《周天功》逆炼精气神三宝,还本返元的过程。
背部,属阳,为督脉,上有“三关一门”等窍,即玉枕关,夹脊关,尾闾关和命门。
居中,由“阴阳精合太极中”,而形成中脉,上有“三庭一殿”等窍,即上黄庭、中黄庭、下黄庭和黄金殿;
此十二窍,即统称人体十二修真窍穴,简称人体十二窍,或十二宫。
窍与经络穴位有着联系,但它又不是穴位,因为穴位只能影响局部,窍则联系整体。十二窍所在的任、督、冲三脉,构成人体的“小天地”。其中任督二脉,是气之根本,打通任督二脉,其实是回归根本。
要行《周天功》,先开以上十二修真窍穴,打通经脉;上接天气,益智健脑;中接人气,益宗气健脾胃;下接地气,交通心肾,培补元气。
上丹田,又名玄关,也称:泥丸,神庭,祖窍,紫府,识海等。位于印堂与百会向内的交叉处,头顶百会,眉心印堂,脑后玉枕,三窍垂直颅内交点。玄关是本性聚合之处,藏神之府,元神之舍,炼神之根本,被视为:性根;是最重要的一窍,故又称为:总窍。历来有“万两黄金不卖玄关”之说!是“意”的中心,真气的根源,生命的主宰和根本。
《道藏》曰:“宫阙重重号玉都。玉都名者,泥丸九宫也。在头部,有九处宫阙,悉相贯通,又称九宫,直通玄关,故有玄关九窍之说。上丹田,乃诸阳之会,“全阳之宫”,故元神修到最后,又叫阳神。
炼功顺其自然,不可追求过甚,否则适得其反,出现副作用,即人称“走火入魔”。因为修真本是逆天之行,常随心魔,出现幻听幻视,这时要静守玄关,保持灵台清明,以正除幻,保持心态平衡,使幻尽出真,方可勇猛精进,不坠心魔,守玄关,守的就是此处!
守玄关不可太紧,也不可疏忽,要若有若无,绵绵不绝,念念不断。方可既不落魔障,又能磨炼心境,若守好玄关可望直上长生路。能意识中定,才能感应到整体,其气归根,才能运化全身,此窍是生命活动的核心,守之可长生延年,失之则衰老衰亡。
印堂眉心正中,为天目,又称天门,是玄关九窍之一的“意窍”,直通玄关;玄关之门,紫府之眼,故称天门、天目;开玄关一窍,即是开天门,才可开紫府识海。乃虚无之窍,不在内,不在外,又不离身,空性而凝神入穴,虚处明心而开。贯顶开天目,就在于点开此天门!是修炼天眼神通的关键,可修得法眼,破虚妄,辨真假,识本源。-
中丹田,又称膻宫,绛宫,中宫;在膻中穴处,为气府,藏气之府,也称气海丹田,乃精气神三宝之一的元气之舍;属于天地人中的人,是“形”的中心,中气汇集开阖之处,也是任脉与脾、肾、心包等经络汇集之处,具有调和气血的作用,人体生命的核心部位,支撑着整个形体,就连脑部也得靠它来供应养分。此窍开则心胸开阔,形体舒展,经气通顺!
神阙窍,即肚脐,也称命蒂、土釜,在神阙穴处。肚脐是先天转化为后天的枢纽,是炼功的要冲,元神的门户,通往中丹田,上丹田的关口。人在母体内先生肚脐,后生命门,再依次生成其他窍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而肚脐为先、后天转化之枢纽。胚胎在母体内依靠命蒂,吸收精微,聚合先天元气而发育成形。
应十二时辰,化十二窍穴,揭示出人、天的运化奥秘。十二窍完备,十月胎足,人具足性命,离开母体,由先天而转入后天!也是藏气之府的气海之一,故也常把此当作一个气海丹田,和膻宫中丹田,同为中丹田。
下丹田,元精之舍,又称:生宫。在脐下三寸,关元穴处。是阴中阳生发之点,为生精、藏精之府,炼丹之鼎炉,所以也称:灵谷、关元、华池、神炉、天根、坤炉等;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人体之根本,生命之根源,故又称:“生门”,“命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