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丁伟带着三万前军希望回头支援洪承畴的中军,但是却被代善率领正红旗与部分汉人、高丽人士兵拦了下来。
而太监监军张若麒率领的四万后军,在宁远城得知洪承畴于松山被围后,根本不敢率军前去支援,而是在城中等待战报。
随着洪承畴中军大败的消息传开,丁伟认为自己这三万人去了也于事无补,不如趁着皇太极攻打松山之际。
锦州城解围,正好可以率领自己的三万人支援锦州。
如此一来,至少保住了锦州,只要锦州、宁远二城还在大明的手里,辽东战场就还有转机。
更何况洪承畴率领的中军乃是八万精锐,就算是一时败了,也能依靠松山城坚守一段时间。
等到了锦州之后,自己再派人联系朝廷或是洪承畴,不论到时候朝廷是命令自己支援松山,还是坚守锦州,自己都可以发挥作用。
目前最重要的还是保存实力,暂避建奴的兵锋。
就这样,经过丁伟的仔细考虑,丁伟最终放弃了回援松山,选择了带领前军支援锦州。
当洪承畴兵败的消息传到京师,大明朝堂上下大为震动。
此时的大明刚刚经历辽东松山战役的大败,大明前后数十年花费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打造的关—宁—锦防线危在旦夕。
如此内忧外患的危机时刻,大明文官们关心的不是如何收拾局面,而是上书弹劾兵部尚书陈新甲、监军张若麒等人的失职。
当然其中也有就事论事的部分文官,例如御史郝晋发言:“六镇长官(指逃命的马科、李辅明、白广恩、吴三桂、王朴、唐通)怯战,皆宜死。”
崇祯帝虽然也恨不得杀了这几人,但是兵部尚书陈新甲私下建议崇祯帝,眼下辽东大败,朝廷指挥得动的明军精锐几乎全军覆灭。
战斗力强的部队就吴三桂所部保留得最完整,现如今要想守住辽东,只有依靠吴三桂他们这一群地头蛇。
希望崇祯帝看在,吴三桂守宁远有功的情况下,法外开恩,功过相抵。
而马科、李辅明、白广恩、唐通等人就罢免他们的官职,让他们戴罪立功。
只将王朴押解回京就行。
崇祯帝考虑了许久,最终还是听从了陈新甲的建议。
……
大明风雨飘摇之际,赵安趁着此前傅宗龙带着陕西精锐北上平叛之际,陕西兵力空虚。
赵安命令赵火带着他的第三兵团出兵陕西,将陕西也纳入西南互保的范围。
此时赵火的第三兵团下辖两个军,第三军军长由赵火自己兼任,新组建的第14军军长为李定国,至于空余的第15军番号,赵安打算在陕西招募。
赵安此次出兵陕西,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防范西北的势力趁机入侵大明。
明代实行的是两京一十三省,现在的陕西省包括后世的陕西省全境、甘肃省大部、宁夏自治区大部以及青海省的部分区域。
陕西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特别是甘肃部分,这部分区域成功的将西北的几股主要少数民族势力(藏、维,蒙、回)分割了开来。
避免了这几股势力连成一块,使得大明在西北保持了一个有利的战略态势,也是战略缓冲区。
进,可作为西进的补给站。退,可作为西北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