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医等人又用上好的参片儿等中医学上面的办法给她补充体力,吊住生气,再加上薛攀不时提供急救方法和“灵丹妙药”,如此大家齐心协力,一通忙活之后,终于保住了八公主的性命。
这种情况之下居然做到了母子平安,不得不说,薛攀他们这个医学院又创造了一个可以载入历史的奇迹。
薛攀把手里头抽奖出来、用剩下的各种止血、保命的特效药都让人送到医学院的药房中妥善保管起来,以备后用之后,终于轻轻松了口气。
感觉这一次这奖品也都挺有用的。
更加有用的是,这一次妇科手术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他们京郊医学院分院的妇科名气一炮打响。
若是连尊贵的和硕八公主都选择这个杏林医学院京郊分院来生产,那么她们民间的妇人们自然也愿意来。
偶像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
而且在这个时代“一尸两命”的杯具实在是太多了,没有人家真的愿意看着自己的女人和孩子一起去死。
哪怕被迫要做二选一的艰难选择,也肯定都会想着能够多给孩子和大人一分生机,那也是好的。
而且听说他们医学院对穷人很友好。若是实在没有钱,还可以用其他方式偿还——比如可以在后山帮他们种些草药之类,或者打打杂工,做做杂活儿,实在是菩萨心肠。
在薛攀带领的整个医学院分院上上下下百十来号人的有意宣传和引导下,最重要的是还有康师傅和皇室成员帮忙站台,百姓们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新的医学院作为自己和家人罹患比较严重的疾病的首选治疗场所。
当然一般的小病小痛就没有必要非得来了。
京城里头其他的医馆、大夫们也得吃饭不是。
若是谁家医馆或者是药铺感觉到了经营压力,经营困难或者说是干脆经营不下去了,还可以主动来他们医学院求职——虽然说是要求职,但是在这个年代,只要能够认字的都是稀缺人才。
毕竟能够自己经营医馆或者药铺的,都是具备一定的医药学知识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薛攀自然是十分欢迎的。
如此几年过去,整个京城的医疗资源基本上就被薛攀整合了一遍。除了几家老字号的、家族历史悠久的医馆外,其他一些中等大小或者说是单打独斗的医馆、药铺,很多都被薛攀整合到了一起,作为他们京郊医学院分院的下属分支了。
为了满足不同地域病人的就医需求,在城市的东南西北中都开设分院,然后在全城星罗棋布地分部一些小的医疗点,才是效果最好的。
薛攀就是这么做的,颇有些现世里头社区医院的意思。
当然这些大夫们经过了薛攀医学院分院的培训之后,不管是医疗技术还是药物、器械,所有相关的水平都有了比较大的提升。这样对病人们来说,肯定是最大的福音了。对大夫们来说,既能够提升自己的技术,又可以保住自家的基业,也是很好的事儿。
搞定了医学院的事儿之后,就是书院的事儿。
水木书院是在康师傅四十八年三四月份的时候成立的,也在这个春天招收了第一批学生。
贾珠的儿子贾兰、他的堂兄弟贾菌、还有之前一直在贾家的私塾借读的林家小弟都通过了入学考试,被编入了“松柏班”攻读科考。
这个班级就相当于是个尖子生班级,班级里的成员都是那些有志于科考的学生。
年纪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经过入学考试检测,具备参考童子试的资格的才行。
就算暂时还没有,也绝对不能是那种什么都不会、或者是差得还太远的。
这种不学无术的子弟,说的就是贾琏、贾宝玉、贾蓉那样的。
这三位虽然也是嫡系的子孙,但是这学问么,实在是太糟糕了,根本就达不到入门要求,所以考完试就灰溜溜地回家去了。
达到了入门要求,但是还需要再进一步学习的,就编入另一个班“黍苗班”,这意思是虽然现在还差得远,但是至少还有机会可以培养。
这里面就主要是一些其他家族的子弟或者也有些平民子弟。
另外还陆续开了商科、理科、工科等,学习经商、数理、发明制造等,也有不少人报名。
书院照旧用的是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对于家境困难的孩子,实行食宿全免、勤工俭学等方式,尽量能够做到想要读书学习的孩子都能有书读,很快就赢得了巨大的口碑。
九月的时候,康师傅终于出巡归来。这一次,他心情愈发地好了。
一回来就又开始大肆封赏。
首先封的就是四川巡抚年羹尧。
然后就开始封阿哥们。
大阿哥还是直郡王不变,胤礽封了个理亲王,三、四、五阿哥,也都封了亲王。七、十阿哥也封了郡王,九、十二、十四阿哥新封了贝勒,原本的八阿哥也还是贝勒。
总体呈现一碗水端平的状态——当然也可以说是“唯恐天下不乱”的状态。
这种一视同仁加秘密立储的方式,愈发让阿哥们开始躁动不安起来。
因着又是一年要过去,康师傅的身子骨儿依然健朗,那还真的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希望了。
不过就算如此,所有的阿哥们也都兴高采烈地谢了他们皇阿玛的恩典,然后就准备着过年了。
薛攀这边儿作为一个吃瓜群众,除了请康师傅和新封的王爷、贝勒们来自己家新修的园子里吃个酒、赏个雪景、梅花儿之类的,也没有啥其他可以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