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袁天昊与长孙浩天对视一眼,双双拱手施礼,异口同声地赞道:
"陛下,实乃旷世奇才!若得此等神器,大唐必当昌盛繁荣,更胜往昔!
"
“嗯,你们跟着张阿难去取基因药剂,回去后便将这些药剂拿给那九十个人,你们之前也喝过,所以你们知道该怎么指导他们喝。等他们喝完后,将他们派到各个府去教导在府级选拔考试中的前一千名,教完后,就让他们回来和你们一起搞研究。”
“是,陛下!”
李世民深知,这前十名与那九十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他便准备了两种不同等级的基因药剂——高级的给予前十名,而中级的则分配给那九十人。
待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李世民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你们下去吧,记得明天叫上他们八个上早朝”
李世民为了让他们专心搞研究就没有让他们上过早朝。
“是,陛下。”
紧接着,两人便紧跟随着张阿难一同离去,前往领取基因药剂。
没过多久,张阿难便独自返回。
此时,李世民见到张阿难已归来,便开口吩咐道:“你去让门外的内侍传召工部尚书段纶、国子监祭酒孔颖达以及将作监监正李道君,少府监监正段嘉许前来觐见。”
“是,陛下。”
片刻间,内侍便奉命行事,迅速将四人引领至乾清宫。
“臣等参见陛下,不知陛下找我等有何事安排?”
“嗯,朕想知道全国的学校建得怎么样了?”
四人对视一眼,随后段纶开口道:“陛下,按照您的指示,我们首先着手建设小学。由于需要建造的楼房数量相对较少,而且百姓们得知自已的孩子可以免费读书后,纷纷前来帮忙,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完成了一半,必定能够在六月份招生之前竣工。”
“很好。”李世民露出满意的笑容,点了点头,“朕曾经说过,教育乃国家之根本,务必高度重视。不仅要建好学校,还要确保拥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孔颖达,你是否已经挑选出合适的教师人选呢?”
孔颖达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微臣已经从各地精心选拔了一批杰出的学者。他们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完全有能力胜任教师这一职位。此外,我们也已经将陛下提供的小学教材交给他们研读学习。”
李世民微微颔首,紧接着追问道:“那么教材的印刷情况究竟如何呢?”
李道君赶忙起身,恭敬地回答道:“回禀陛下,请您尽管放心!微臣已经精心挑选并组织了一批技艺精湛的工匠们,目前正夜以继日地加紧赶印教材,必定会确保在招生工作开始之前准备好充足的教材供应。”
听到这里,李世民缓缓站起身来,双手背于身后,一边缓慢地踱着步,一边陷入沉思之中。片刻后,他开口说道:“仅仅关注基础教育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同样重视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才行啊。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商业等各个领域,都迫切需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
段纶、孔颖达与李道君,段嘉许四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回应道:“陛下英明睿智!”
李世民将目光投向三人,言辞间透露出无比的坚定:“实行教育改革乃是我大唐实现崛起之关键所在,诸位爱卿务必要全力以赴,绝不可有半点松懈之心呐!”
段纶、孔颖达和李道君,段嘉许双双跪地叩头,齐声说道:“微臣等人定然会竭尽全力,绝不辜负陛下的殷切期望!”
“嗯,我这里有一些特殊调制的药剂,你们拿去尽快服下。记住,要先饮用红色瓶子里的药剂,然后再喝下蓝色瓶子里的。”
“遵命,陛下!四人齐声应道,恭敬地接过药剂。
李世民并未多做解释,他的神情严肃而神秘,让人不禁心生敬畏。而这四位臣子深知皇帝的威严,尽管心中充满疑惑,但却不敢轻易发问。
“好了,你们退下吧。”李世民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离开。
“谢陛下!”四人再次躬身行礼,缓缓退出宫殿。
离去的路上,四人面面相觑,眼神中透露出对那些神秘药剂的好奇和担忧。
然而,他们都明白,既然是皇帝的命令,就必须无条件服从。于是,他们怀揣着忐忑的心情,按照李世民的指示喝下了那些药剂。当他们喝完药剂后,发现自已的身体居然向着好的方向开始转变。
……
在众人在喝药剂的时候,李世民命张阿难派人去通知大臣们,明天他有大事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