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纪家小饭馆重新又开始营业了,这几天的冷清局面终于算是结束了,又恢复了之前的热闹红火景像。
当然,对这次的事件还有是很多人提出疑问的,食物到底变没变质,添没添加非正常佐料,为什么会有人吃到拉肚子?不管是关心也好,还是质疑也罢,纪岩给出的说法就是:“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称,东西好坏谁也都不是傻子,一回吃不出来,两回难道还不明白吗?如果真的有问题,那就不是现在这种状况了,你们也不会坐在这里了。个别心存不良的人,总归是邪不胜正。卫监所之所以撤消了整顿令,就是最好的证明。”
身正不怕影子斜,别人再说什么都没用,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别人家用的是什么,这里用的又是什么,一对比难道还不能见分晓吗?
事实证明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次的事并没有影响了小饭馆的生意,相反还比之前更好了。
要不说没有比较就不知道三多两少,谁好谁赖。小饭馆停业的这几天,常在这里吃饭的人也只能挪换地方。从前没在这里吃过倒还没觉得怎么样,自从吃过一段时间以后,不管是口味还是眼光那都提高了,等到去了别家一吃,什么都不对劲儿了。
喝的粥太稀了,米粒太碎又暗淡粗糙,都吃不出饭的香味儿。鸡蛋黄不够红,蛋白不够清透,软稀没嚼劲儿。小菜儿拌的齁咸,除了盐就是酱油,没有半点清凉爽口。包子皮太厚馅太少,不够实惠。炒菜也不管是肉还是菜都是一股子味精蚝油味儿,根本品不出原味儿。喝的汤那就是刷锅的水,寡淡无味,哪有半点营养可言。就这价钱还不便宜,死贵!还有一点就是老板也不够美颜,瞧着心情不舒畅。
最后这点只是个别人想法,大多数人想到的还是前面那些。而出事后说了不好听的那部分人,则是觉着不大好意思,再见面多少会有些尴尬。
这其中就有第一天吃到那十份赠送早餐的三位老太太,说好的在纪岩这里订购山林蛋,星期天来倒是来了,可是听说卫监所的人把店给停了,直接就闪了人。
等到这事儿平息了后,这才又露了面儿。可能也怕纪岩再生气,还直找借口,这个说去串门没回来,那个说去闺女家照看外孙没腾出工夫,听着都挺理由。
恢复营业的当天纪岩就跟店里这些人说了,已经告诉家里运水果和鸡蛋过来,第二天早晨去市场买菜,顺便接了代运的货车,把这两样和买来的蔬菜一起雇了小货拉回了店里头。
三个老太太这次过来,纪岩也没去跟她们计较,按说好的价钱半分没涨,直接就把山林蛋付清了。
凤萍直说她实惠儿,连个车费钱都不多要。这仨老太太油滑太不讲诚信了,明明都瞅见她们了,还愣是撒谎说没来。要是她就干脆说那些蛋都让人买走了,就让她们空扑一场。
纪岩无所谓的只道,量小当不了君子,肚窄做不了丞相,开店做生意的就不能太计较,事事较真儿,只能是买卖越做越窄,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人家,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谁都不愿意拿吃的东西去冒险,有这样的反应也是情有可原。
这世上本就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活过两世的人了,又怎么会连这些都想不明白。正是看的清楚,所以才会心平气和,视之平淡。
总的来说,这次风波算是有惊无险,也就是损失了几天的营业额。不过,瞧着后来上客这汹涌形式,差不多找找齐也都回来了。
值的一提的是,丁宇晨童鞋最后能够幡然醒悟,傲娇熊孩子病得到医治,主动拎鱼上门讲和,转学的事也不了了之。
俗话说多条朋友多条路,纪岩自然不会拒绝两人冰冻解封的机会,亲自捉刀做了份水煮鱼,就着辣汤热乎劲儿,一笑泯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