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菜也是有典故的,此乃清朝康熙大帝,御赐给尚书徐健庵的宫中御用食单,据传,徐尚书从御膳房取方时,出费银一千两方得。
前世珍娘从古书中查到此方,吃货本性促使她铭记于心,并多次在家中实验成功,凡是尝过者无一不赞不绝口。
也是极考验刀工的一道菜。
嫩豆腐切片,只这五个字就耗去赵师傅许多心力,好在他的刀工很不坏,因此切坏几块之后,也算成功。
片好的嫩豆腐,加入发好的香菇丁,蘑菇丁,松仁,瓜子仁,鸡丁,火腿丁,倒入浓鸡汤,烧滚起锅。
别看说着简单,对上灶间的火候,加入的材料都是有严格要求的。若不是珍娘有着前世多次运作的成功经验,且又因要招待程大人,雅平居里精心预备的食料,此道八宝豆腐一般也是难以成功的。
邱妈妈眼见珍娘一丝不乱,镇定自如地将菜品一道道捧出来,佩服赞叹的同时,心中由不得生疑虑。
这些菜是一个没见过世间的农家小女能做得出来的么?
别说做和吃,只怕平日她是连见也见不到的,怎么就能做出来?
钧哥眼尖看出苗头不对,立刻悄悄窜到她身边:“妈妈觉出我姐的不凡了吧?我看妈妈也不是外人,实说了吧!我姐生过一场大病,曾卧床三年,其实她倒不是病,是被天上神仙请了去,自然吃过见过些与尘世不同的东西。。。“
这边钧哥是吹得天花乱坠,听得邱妈妈和众伙计呼吸沉重,简直腿都软了,还以为今日厨房里来了个仙姑,专管天上玉皇大帝仙膳的呢!
这边呢?珍娘与赵师傅此时已渐入佳境,两人配合得极佳,后者打下手,前者掌勺看火候,因此时间虽紧任务虽重,到底还是一样样地做出来了。
此刻的隆平居厨房里,也是一样热火朝天。
本来秋子固就是京官达人家的主厨出身,程大人又是自京里来,又有文掌柜的清早亲自过来发了话,自然拿出看家本领来,凡有的上好食料皆拿出来,精心制造。
秋子固最拿手的一道汤菜,则从昨日晚上开始,便都处理好了,此时正在灶上用文火炖着呢。
原料选用九斤黄的老母鸡来拆背,因鸡皮比一般的柔韧厚实,所以拆离骨时能把鸡翼鸡腿也能完整无缺的褪下来。
再选上好的小荷包鱼翅发出来,排翅不用,因太长不容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