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一家大姓招募夷人,其余的大姓豪族就会争相哄抢。”
“越嶲的大姓豪族,自恃偏远,不惧大王委任的越嶲太守;可若是越嶲人来当太守,那就是火烧眉毛,不得不惧。”
“越嶲的夷人,同样也不是铁板一块。若是听闻大姓豪族用钱粮金帛招募部曲,定也会有夷人响应。”
“常言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得了钱粮金帛实惠的越嶲夷人,就会舍不得离开越嶲大姓豪族的部曲。”
“可越嶲的大姓豪族也不是善人,为了栾世袭官而招募越嶲夷人,必然也会在得了官职后驱逐部曲中的夷人。”
“骑虎容易下虎难,大姓豪族想过河拆桥,夷人又岂会同意?”
“矛盾加剧,越嶲夷人必反!”
“越嶲夷人若反,越嶲的大姓豪族是压不住的,他们就只能向大王求助。”
“大王本就厌恶越嶲的大姓豪族阳奉阴违,正好趁这机会向越嶲的夷人宣扬汉室的仁德。”
“待得时机成熟,则可让越嶲的大姓豪族拿出钱粮金帛,助大王迁徙越嶲夷人入蜀。”
“待越嶲夷人入蜀,大王则遣专人教夷人耕田地、蓄六畜、织布锦、识律文等。”
“越嶲的夷人在蜀中享受到了繁华实力,又厌恶越嶲的大姓豪族旧日的欺压,就会倍加珍惜在蜀中的生活。”
“未迁徙的越嶲夷人,若听闻迁徙到蜀中的越嶲人生活越来越好,就会心生羡慕。”
“一但有新的迁徙名额,不想一辈子贫穷也不想忍受欺压的越嶲人,就会争先恐后的响应迁徙。”
“以此计,既可削越嶲大姓豪族的势力,也可令夷人习王化。”
“汉夷不分家,皆是大汉民。”
诸葛乔的方案,其实就是诸葛亮在征讨南中叛乱后的抚夷方案。
不同的是。
诸葛亮是把南中的大姓豪族吊打了一顿后,勒令南中大姓豪族配合执行。
诸葛乔则是有意加剧越嶲大姓豪族跟越嶲夷人的矛盾,促使越嶲夷人反叛。
欲使人灭亡,先使人疯狂。
打蛇要打七寸。
虽然抚夷方案的具体细节不同,但两者都是殊途同归:先吊打大姓豪族,再谈如何抚夷。
诸葛亮仔细的琢磨了诸葛乔的抚夷方案,对诸葛乔的奇思惊叹不已:“阿乔此策,可并行于南中诸郡。”
“此策若成,亦可填补汉中人口的缺失。”
刘备不缺地,也不缺耕种技术和手工工艺,缺的就是人!
让南中夷人入蜀,不仅能让南中夷人习王化且得到实惠,缓解汉夷矛盾,也能让刘备征募跟多的劲卒强兵。
诸葛乔可是记得很清楚,无当飞军就是诸葛亮迁徙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
分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
由于蜀中繁华,南中贫瘠,而南中的夷人又素来敬重勇士。
故而无当飞军每有空缺的时候,南中夷人就会奔走相告,刺血踊跃,以加入无当飞军为荣。
而南中的户口,牂牁郡约两万户,建宁郡约两万户,朱提郡约八千户,兴古郡约四万户。
一次性调走了一万户能征惯战的夷人,这夷人少了,这土地引起的汉夷矛盾自然也少了。
再加上诸葛亮对无当飞军的器重,南中大姓豪族也不敢再恣意欺压夷人。
南中夷人能世代感念诸葛亮,那是因为诸葛亮是真诚的在替南中夷人谋福。
有了解决南中汉夷冲突的方案,诸葛亮的眉头也舒展了不少:“乔儿刚回成都,就给我送来如此大礼,我心甚慰啊。”
“只可惜,乔儿你终究太年幼,倘若能再年长几岁,我必向大王举荐,让乔儿你来督办南中诸事。”
“这功劳,如今落不到你身上了。”
诸葛乔笑道:“我有献策之功就足够了。我并无实际理政的经验,若真让我来督办,反而会弄巧成拙。”
“南中策只能由阿父你亲自来督办,才能事半功倍!”
诸葛亮大笑:“乔儿你莫要妄自菲薄,虽然你不能亲自督办此事,但也不能因此而懈怠。”
“明日你就跟我去公署,协助我处理益州的军政诸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