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都立身为内务府总管,亲自将这一批红釉小碗的样件送到雍正案头。
雍正一如既往,正在批阅奏折,便随口命伊都立将样件从囊匣中取出,并且稍留片刻,待他批阅完这一本奏折,正好有话问伊都立。
待到皇帝手中的朱笔落下最后一笔,雍正叹了一口气,将朱笔放下,转头望向伊都立放在他案上的那枚红釉小碗,眼光一落,便再也难挪开。
雍正赶忙摘下鼻梁上架着的眼镜,只见这只小碗,里施白釉,外壁施一种类似胭脂色的红釉,胎体极薄,造型十分优美。那白釉极白,外表胭脂色的红釉则粉嫩娇艳,极润极美,无可比拟。
雍正一时被这样的美感震住了没能开口,伊都立站在一旁也始终不敢作声。室内极安静,雍正仿佛置身于春风之中,回忆起了动人的往事,因此情不自禁地抬起嘴角,露出笑容。然而这等美好又是稍纵即逝的,雍正笑着笑着,不知为何,笑容凝住,终于眼中噙了泪。
大约美到极致便是这样一种体验,令人回忆起曾经拥有,却终不可得的。
良久,雍正才开口问侍立在一旁的伊都立:“此釉何名?”
伊都立道:“督陶官年希尧禀报,此前御窑从未烧出过此等成色的釉色,因此是一种新釉,因此恭请皇上赐名。”
雍正“嗯”的一声,凝望着手中这一枚红釉小碗,再度陷入回忆与沉思。那些美好的幸福的,只会与那些疼的痛入骨髓的一样,归拢在遥远的记忆里,终于眼前只留下这一点娇艳、一点温柔。于是雍正点点头道:“朕,为它赐名:胭脂水!胭脂水釉!”
——四爷最爱胭脂水。
四月里石家添丁,石喻的长子出生,亲朋齐贺。
五月里雍正再度开始常驻圆明园,石家则于此前扩建了在海淀的小院,使其成为两间并排的大院子。这样两房可以一同住在海淀避暑。
待到六月间,石咏回京城内办事,来到椿树胡同小院,顺便探视一回姜夫子,他这才意识到,这真是好久没有回来外城,没来过琉璃厂了。
傍晚的琉璃厂一带,去了暑气,便热闹非凡。茶楼酒肆固然灯火通明,各处古董铺子也不甘落后,不少店铺将各色古董都摆在店外,供往来的人随意欣赏。有兴趣的,便停下来与店家讨价还价。
石咏一面走,一面欣赏。他没有淘上一两件古董的打算,但是这样沿路逛逛,也觉挺有趣,便这么一路逛了下去。
忽然间,石咏停住了脚步,俯身望向一间古董铺子放置在外间的零散古董器物。那其中有一枚金盘他看着极其眼熟,器型简约方正,金盘正面錾着卷草纹。
正在他一凛之下凝神仔细打量的时候,一个沙哑的女声在他耳边响起:“咏哥儿,你终于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1本文中关于《胤禛行乐图册》的部分参考《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中《清帝的假面舞会:雍正和乾隆的“变装肖像”》
2这一款瓷器的全名是:清雍正胭脂水釉小碗
另外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一看其他四爷喜欢的瓷器,简约到极致,美到极致。
第402章
石咏万万没想到,已经离散了多年的金盘会在这琉璃厂的古董摊位上出现。他大吃一惊之下,已经双手将那只金盘托了起来,径直抬头问那间古董行的伙计:“多少钱?”
他问得太直截了当干净利落了,与寻常来逛琉璃厂淘物件儿的人物大相径庭。伙计十分不习惯,带着一点儿奇怪的强调问:“您需不需要再看看,这件物件儿不是纯金的,是铜鎏金的,但据说是汉代传下的古物,所以卖得比较贵……”
伙计的话还没说完,这家店的掌柜就赶着出来拦住了,斥那伙计:“你也不看看来的是什么人?人是谁?人用得着你解说是铜鎏金吗?人看不出这是汉代的古物吗?真是的,你这半瓶子醋,敢在石大人面前晃?”
掌柜一转身,赶紧向石咏道歉:“石大人,您千万不要计较这些小人物在您鲁班门前弄大斧。这伙计才来半年,实在是没机会认得您……话说您也好一阵没来咱们店了。”
这掌柜认得石咏,见了他这尊神,自然不敢怠慢。
石咏哪里会与他们计较这个?他只一再追问:“这个多少钱?”
掌柜见对方是石咏,实在是不敢将价要高了,当即道:“八百两!”
石咏预备的要价是千两往上,虽说这件文物的材质并不算太金贵,但是因为金盘本身大气磅礴的造型和它所承载的历史,价值不可估量。八百两——他简直是捡来的。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