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伯松你用如此激进的方式,必然会导致北方世家豪族同仇敌忾。”
“渡河北伐,会变得极为艰难了。”
诸葛乔嘁了一声,语气中多了几分轻蔑:“一群外来的世家豪族,又如何能跟冀州本地的世家豪族争抢土地人口?”
“于我而言,不论是被我驱逐去北方的世家豪族,还是冀州本地的世家豪族,都只是池塘里的一群大小鱼。”
“然而。”
“池塘里的鱼料是有限的,这些大小鱼想生存,就只能互相吞噬。”
“大鱼吃小鱼,最后只剩下几条大鱼。”
“鱼大了,这心就大了。”
“心大了,曹叡这个皇帝,就有难了。”
“至于同仇敌忾?”
“比治军、比治政、比治民、比生产力,伪魏这群世家豪族,拿什么跟我比?”
“我能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矢,只靠弓弩投石就能击溃两万人防守的鄄城。”
“在绝对的武力面前,谈什么同仇敌忾啊!”
“若不是我需要这群世家豪族在北方彼此消耗,不想让阿斗背负‘残暴’之名,在鄄城的时候我就将曹叡生擒了!”
诸葛乔敢动世家豪族,源自于绝对的武力优势。
世家豪族不能动吗?
后世有个叫黄巢的,连门阀士族都杀了个精光。
诸葛乔遇到的,还只是一群连门阀都算不上的世家豪族。
至于仁义名声?
皇帝是刘禅又不是诸葛乔,诸葛乔要什么仁义名声?
至于争议就更不怕了。
诸葛乔活着的时候,都有大儒为诸葛乔辩经;诸葛乔百年之后,为诸葛乔辩经的大儒只会多不会少。
世家豪族不削,皇权就无法集中。
皇权无法集中,再好的国策都无法实施。
诸葛亮见诸葛乔言语中皆是对世家豪族的蔑视,提醒道:“伯松,世家豪族中不乏智者。”
“你现在就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被刀尖伤了脚。”
“倘若北方士族被逼上绝路一起力,凑上百万大军亦非难事。”
“你可要想清楚了。”
诸葛乔落子而道:“若要凑上百万大军,北方士族必定会内迁大量胡人。”
“正好,我将胡人一起收拾了,省得今后给大汉增添麻烦。”
“阿父,你不用再试探我的决心了!”
“我不会允许新兴的大汉,跟光武帝建立的大汉一样,受世家豪族摆布。”
“不论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还是士族兼并土地人口化为门阀,在新兴的大汉都将无立足之地!”
“不将这群蛀虫给灭了,大汉最多五十年又会如前汉一样,皇帝整天忙着跟世家斗,而让百姓陷入无尽苦难之中。”
“这一局,我必胜!”
诸葛乔落下一子,直接破了诸葛亮的棋局。
看着诸葛乔那没有任何动摇的自信心,诸葛亮不由欣慰一笑:“伯松既然有此决心,那我就陪伯松走完这一局吧。”
“我也不希望大汉又如前朝一般,只能风光数十年又陷入内乱之中。”
诸葛乔跟诸葛亮谈了许久。
如今的诸葛乔,已经具备足够的阅历和智慧,跟诸葛亮畅谈天下了。
直到诸葛攀带着诸葛瞻来书房唤两人用膳,诸葛乔这才停下了跟诸葛亮的交流。
只是见到诸葛瞻在诸葛攀身后“哥前哥后”,诸葛亮的眼神多了几分无奈。
平日里忙于公务的诸葛亮,对诸葛瞻是缺乏关注和教导的。
以至于诸葛瞻虽然有些小聪明但不多,现在遇到受诸葛乔熏陶的诸葛攀,小聪明劲儿就不够用了。
诸葛亮甚至想不出,诸葛攀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让诸葛瞻心甘情愿的喊一声“兄长”的。
论辈分,诸葛瞻是诸葛攀的叔父!
“阿狗,要有礼数!”
诸葛乔不疼不痒的轻斥了一声诸葛攀,拍了拍两小的脑袋,跟诸葛亮走出书房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