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曹丕执政,估计还会想着拉拢孙权而放弃这个夺回合肥的机会。
曹叡很清楚。
孙权这个墙头草,遭逢如此大败后肯定会想着再投刘备,到时候出兵先抢了寿春,那曹叡就吃大亏了。
故而。
曹叡一不做二不休,先抢了合肥,让将孙权逼到绝路。
敢投刘备,我就打你的濡须口。
主力都没了,看你如何守住濡须口!
不得不说。
曹叡这一招挺狠的,这也是为何孙权会气得吐血的原因之一。
投汉,曹叡要灭孙权;投魏,诸葛乔要灭孙权。
对于如今的汉魏而言,已经不需要孙权再卡在中间玩均衡了。
“诸位,刘备在弘农誓师北伐,我等该如何应对?”曹叡颇像曹操,心中虽然有想法,但依旧要先问群臣。
司马懿上前道:“太子,刘备虽然在弘农誓师北伐,但我以为刘备的目的不在并州,极有可能会再入豫州。”
“可先遣将入虎牢关,阻止刘备引兵入豫州。”
陈群疑道:“正常而言,刘备应该先拿下河内和上党,蚕食掉并州,然后再东取豫州兖州等地。”
“岂会先取豫州?”
“若要取豫州,刘备又何必亲自出兵,诸葛乔完全可以走荆州北上。”
司马懿摇头:“长文,你方才所言,的确是正常的统一战略。”
“然而,你忘记考虑刘备的年龄了。”
“刘备如今六十有六了,若是去打河内和上党,刘备这辈子都别想来冀州。”
“可若是打豫州就不同了。”
“打通了豫州,刘备就可以征调荆州的兵马北上。”
“届时,刘备十余万大军北上,我等除了调集各州兵马跟刘备决战,别无他策。”
“大军决战,一战就能定大势。”
“难道长文要让大魏跟刘备去赌一战胜负吗?”
司马懿一直坚持的策略就是守。
只要守住,大魏七州之力就足够稳赢刘备。
守个二十年,新增人口都能吊打。
司马懿最怕的,就是刘备制造条件来跟大魏决战。
决战这种事,胜败太难预测了。
强如袁绍,若不是官渡败了,哪还有曹操的事?
只有势弱的一方才会渴望决战。
陈群低头沉思,没有再反驳。
刘晔提出了新的策略:“若要在虎牢关驻兵,我以为可同时再攻取江东。”
“孙权遭逢大败,江东的士族必定人心惶惶。”
“太子若能许以重利,孙权必会如昔日孙策一般死于江东士族之手。”
“有了江东在,即便刘备破了虎牢关,又兵略豫州,荆州的诸葛乔也不敢引兵北上。”
曹叡斟酌道:“刺杀之道,只是小道,倘若刺杀失败,不仅不能成事,反而会让孙权更偏向刘备。”
司马懿又道:“不如用离间计。”
曹叡抬头:“如何离间?”
司马懿眼中闪过寒芒:“诸葛乔杀了陆逊,江东陆氏岂能心安?”
“朱桓夺了诸葛恪的兵权,却又丢了合肥。”
“诸葛瑾和诸葛恪又是孙权的亲信。”
“我又听闻,江东士族对诸葛瑾的幼子诸葛融颇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