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已知也意識到他這段時間有些忽略了戈多,他咽掉嘴裡的食物,有些抱歉地蹲下去,像第一次在街邊請求幫助時一樣揉著它的頭。
「來吧,小狗,讓我們把他們都打趴,第一個享用大餐。」
戈多:「汪!」
所謂的s杆,是豎直站立著,排列成直線的一排杆子,因為通過時需要像蛇一樣在杆子之間左右左右地繞行,所以也被叫做蛇行杆。
在標準敏捷賽里,賽犬通過s杆時必須從第一根杆的右側進入,隨即一根杆接一根杆地連續繞行直至最後一根,中間不能漏杆,也不能提前離開。
它考驗的是賽犬靈活轉向的能力,就像滑旱冰時做的繞樁訓練一樣,球類項目,比如足球、籃球里也有這樣的帶球練習。
s杆的難度在於,大部分的敏捷障礙,比如隧道和跨欄,它們對於狗來說是自然且有的,就像日常中從桌子底下鑽過或者跳過一個小花壇一樣正常,所有狗都會這麼做。
但狗會天生地在一排立杆之間繞來繞去地蛇行嗎?
答案毋庸置疑。
先生活中不會有這樣的立杆,其次這樣的行進方式顯然不符合直覺。
所以很多狗天生就會跨欄,但沒有狗天生就會過s杆,這是一個必須經過訓練才能學會的障礙。
雁行已經把訓練方法告訴他們,能否成功,就要看各自的耐心和努力了。
何已知買回來的s杆是每根杆子都可以獨立固定安裝的,因此也可以分成幾組,讓四個人分別使用。
s杆的立杆通常有兩個顏色交替排列,何已知選的是紅色和白色。
教小狗學習的第一步,是要把一列杆子分成兩列。
以原本立杆所在的直線為軸,把紅色的杆子左移,白色的杆子右移,像列隊迎賓的歡迎大道一樣,在中間留出一條人和狗能夠通行的道路。
先讓狗習慣在兩列杆中間穿行,然後一點點地縮短兩列杆子中間的距離,讓它們慢慢地並回一列,這個時候,雖然道路已經不存在了,但狗保留了從紅白杆之間穿行的經驗,就會自然而然地繞著杆子前進。
原理並不難,只不過實施起來需要注意很多細節,比如每次調整杆子時縮短的距離不能太大,引導小狗進入的方向必須統一,等等。
而最重要的,是注意力。
要讓小狗跟著人在杆子與杆子之間穿行,就必須讓它的注意力集中在人引導的手上,否則因為杆子不像隧道是封閉的,周圍都是空地,小狗很容易就會脫離引導,自己跑開。
這對於天性活潑的戈多來說尤為困難……
但更困難的是,何已知發現自己也不太集中。
他的注意力老是不自覺地被訓練場外面的雁行和鄭韓尼吸引。
兩個人並排坐在桌子後面,似乎在用鄭韓尼的手機看什麼視頻。
何已知不知道他們在看什麼東西,但他總覺得這兩人靠得有點太近了——
因為鄭韓尼坐的凳子比雁行的輪椅高,而他的手機屏幕又很小,導致雁行湊過去看時簡直是靠在他的肩膀上。
對於同性來說,這個距離不算什麼,其他人也沒有覺得不正常,可是何已知卻莫名覺得有點彆扭。
他想可能是他知道雁行喜歡同性,而且鄭韓尼有女朋友的原因。
「……到底在看什麼啊?」
(本章完)
第65章第六十五章s杆2
在何已知因為雁行和鄭韓尼而心神不寧的時候,另外幾組的進度反而前進得飛快。
三個人幾乎在同一個時間段,把紅杆和白杆的距離縮短到了3o厘米。
從這個間隔開始,狗就沒有辦法像正常情況一樣直線從兩列立杆之間通過,而必須左右左右地扭動起身體了。
不得不說,食物果然是人前進的第一動力。
現在的pVc、山竹和侯靈秀就像為了為了吃到高處的樹葉拼命伸長脖子的長頸鹿祖先一樣,全力拉伸自己的極限。
整個倉庫里充滿了三個人此起彼伏的口令聲。
雁行給net使用的口令是國際通用的「po1es」,何已知不想把自己弄得太複雜,所以也沿用同樣的單詞,另外三人則分別用的「蛇」,「繞」,和「杆」。
訓練師用食物激勵犬只,而自己同樣被食物激勵,這樣看來,就好像雁行是他們幾個人的訓練師一樣。
侯靈秀成長在一個既不靠海,也不靠江,連小湖泊都沒有的城市,但是偏偏特別喜歡吃海鮮。
不知道是想離開家的願望催生了這種對遠方食物的喜愛,還是因為喜歡海鮮,所以更想離開家。
金髮大帥哥說甜的東西不利於維持身材和皮膚,但是別人送的就不一樣了。
說到司徒渺,這又是一個劇作家的熟人被鄭韓尼攻略的代表。
另一部分原因則是在鄭韓尼和司徒渺變熟之前,他們三人的聚會只能以何已知作為話題,而劇作家本質上並不是一個喜歡傾訴的人。
雖然他並不介意朋友談論自己的經歷,但更多時候他還是更願意傾聽。
不知道是不是雁行的示意,鄭韓尼帶來的大餐居然能夠恰恰好完美地符合他們兩個的喜好,也難怪這兩人這麼打雞血。
他就是一個單純的肉食者罷了,平等地愛著從果腹到高級的一切食物。
一部分理由是他記得司徒渺上學時曾經說過,因為從小拍戲,她很缺少圈外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