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注意到周圍人的變化,頓感情況不妙。
第244章史上第一二世祖胡亥(13)
其中,眼神最為凶駭的,當屬一直跪在地上未起來的李斯。
前面有「焚書坑儒」的鍋,李斯找不?到扣鍋的人,但「暴,政」這口鍋的始作俑者,就在眼前了。
胡亥嚇一跳,轉身想要逃跑,結果被一眾公卿攔住了路,想跑也跑不?了。
李斯心?中熊熊怒火燃燒,可是他也被眾公卿擋在了外面,儘管內心?有衝動弄死胡亥,卻夠不?著他的人,只能暫時先放棄。
嬴政對?於這樣?的亂象,簡直是不?忍直視,這些?公卿們,情?緒一上頭,就失了理智了。
不?過,胡亥如此亂來?,將秦敗得一乾二淨,這點自己倒是沒有料錯,所以自己肯定不?會把皇位傳給這小子,他奪取皇位的過程,怕也是不?怎麼光明正大吧?
回想起前面聽過的前幾期的他朝帝王,確實是都打得頭破血流的。胡亥能將一眾兄弟壓下?去,恐怕不?僅手段不?光明,而且還有別人助力。
想到這裡,嬴政心?口微微一窒,他聯想到了李斯的反常,難道……這事和李斯有關?
劉徹聽到這裡,哼哼了兩聲,道:「我還以為,天幕會直接說,秦的暴,政不?存在呢!」
劉據認真?道:「那倒不?至於。」
「為何?你也聽到了,這天幕對?始皇帝有多偏袒和維護。」
劉據依舊認認真?真?地回答道:「因為若天幕這麼有失偏頗,這麼不?講事實,父皇便不?會特地將兒臣召來?,聽這天幕的解說。」
劉徹被他噎住。
對?劉據這個兒子,劉徹有時候也感覺挺無奈的,一本正經的樣?子,讓人沒法?回他。
但這話還讓劉徹沒法?生氣,畢竟兒子在表達他的信任呢,相信這個老父親的眼光。
所以劉徹治好?又哼哼了兩聲。
李治忍不?住好?奇地問李世民:「父皇,天幕說的是真?的嗎?」
「你指的是?」
「暴,政是秦二世搞出來?的,和始皇帝關係不?大?」
李世民沉吟了一會兒,道:「若說完全無關,也不?可能,畢竟胡亥還是延續的他的政策,但說是始皇帝的過錯,也有些?冤枉他了。就像天幕說其他王朝的,在特殊時期,非能力水平達到一定程度的皇帝,根本控制不?住那個局面。」
李治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所以這個責任劃分,就看評判的人怎麼看,天幕比較欣賞始皇帝,所以她覺得始皇帝的責任並不?多,主要是胡亥的責任。
趙德昭又做了一些?小記錄,停筆後道:「難怪天幕說,改革者都是值得欽佩的。始皇帝若手段差一些?,這好?不?容易統一的中原,便很快分崩離析了。」
趙匡胤也點頭:「若秦沒有可取之處,漢又為何要沿用那麼多秦制呢?若非承了秦制,漢也難以延續四百年了。」
在他們看來?,王莽作亂之事,之事像安祿山造反一樣?,一次影響了漢朝走?向的事,而並沒有直接斷送漢朝,所以漢朝實際存在了四百多年。
「歷史?是有慣性的……慣性……就是習慣性麼?」朱棣琢磨道。
朱元璋喝了一口茶,道:「大約是吧,天幕越說,我便越覺得,這國家的發展,就像靜水流深,面上看平靜無波,日復一日,沒有什麼變化,但潛藏在下?頭的暗流,卻是一直在涌動的。待察覺到變化是,說明事情?已經發展得挺久了。」
朱棣有些?驚訝,自己這說話粗糙的很的父皇,竟然會說出這樣?一番道理來?。
朱元璋氣定神閒的:老子的本事,你不?知道的還多著呢!
「也難怪天幕願意?稱讚王莽,說改革者都是敢於嘗試的人。秦只?存在了十四五年,與其他幾百年的王朝比起來?,存在的時間太短了,哪怕是短命的隋朝,都存在了38年呢,但秦的出現與滅亡,都是轟轟烈烈的,都影響了千年的歷史?。」朱棣喟嘆道。
「是啊,存在時間短,卻不?妨礙它影響了後來?的每一個王朝。即便是王莽想改了它的許多規矩,結果?就是被大勢一巴掌拍死了。」朱元璋接話道,有一種看盡了滄桑的沉穩與鎮靜。
朱棣突然想到了什麼,問朱元璋:「父皇,您覺得,始皇帝意?識到了天幕說的問題了嗎?法?家思?想才是導致秦出現問題的根由。」
朱元璋道:「問我你還不?如問天幕。」
朱棣覺得掃興:「天幕肯定會說意?識到了。」
「其實啊,這個事情?別人怎麼想不?重要,重點是你會怎麼想。天幕說的極對?,始皇帝最缺的就是時間,你想想漢確立儒學為正統,花費了多少時間?」
朱棣愣了愣,漢是高?祖皇帝劉邦創立的,但一直到武帝時,才選擇將儒學當做最正統的思?想,而這個事,其實是一直到了漢元帝劉奭時期,才逐漸形成了廣泛的認同,而儒學真?正成為皇家的御用思?想,是隋唐時期,開創了科舉制之後,天下?人都要靠讀儒家的經典,才能通過考試走?上仕途……
所以仔細追索的話,儒學能有如今的地位,也是耗費了無數時間和心?思?的。
始皇帝缺的時間就在這裡,需要轉換統治思?想,不?像創立制度一樣?,直接明文規定就行了,你先要找到那個適合發展的思?想,然後去扭轉人們心?中的觀念,卻用的思?想,代替陳舊的思?想,去讓人們相信,這套東西才是對?的,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