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崇韬到达蓝田大营时,已经是八月。此时天气慢慢转凉,秋风萧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肃杀的气氛。与郭崇韬一同来到大营的,还有廷信、廷诲,郭崇韬先来了几天,他要检阅好将士,欢迎魏王的到来。
郭崇韬来到大营,来不及洗去风尘,立刻召见了大营的主将。大营的将士分左右两军,左军将领是董璋,是一个勇猛型的战将;右军主将是孟知祥,是一名儒将,颇有周瑜风采。
郭崇韬正与两位儿子商量着进军方略,只听得门外卫士高声禀报:“董将军和孟将军求见主帅!”
郭崇韬连忙道:“快快请进!”
只见两位全副武装的将军走进大帐,左边一位身体粗壮,长着络腮胡子;右边一位稍高,如果不是穿着军装,肯定会有不少人认为他是读书人。营门卫士高声说道:“请交出随身佩剑!”
二人不敢耽误,连忙解下身上佩剑,交给卫士。
二人步履一致,迈向大帐内部,距离郭崇韬十步距离时,两人一起拱手,行了一个整齐的军礼,齐声说道:“末将参见主帅!”
郭崇韬立刻走向二人,左右开弓的扶起二人道:“快快免礼!”
两人这才站直。郭崇韬细细端详着二人,董璋眼里透出着一股杀气,令人生畏,孟知祥则一脸平和,令人望之可亲。郭崇韬忙向后说道:“廷信、廷诲快来见过二位将军!”
廷信、廷诲忙拱手向前道:“见过二位将军!”
郭崇韬解释道:“这二位是犬子,老夫带他们出来见见世面,还请两位将军多多提携!”
董璋、孟知祥连忙还礼:“见过二位公子!”接着又向郭崇韬说道:“大帅将门虎子,哪里轮得到我等指教?还请两位公子多多指教才是!”
郭崇韬见行礼已毕,说道:“既然大家都已见过,现在我们来商讨一下进军方略吧!”
说着,郭崇韬和四人一同走向了身后的巨大沙盘,上面用惟妙惟肖的方式再现了蜀地的地势,何处是高山?何处是关隘?标注的一清二楚,甚至连驻军的地址都用小旗子标示,整个蜀国局势一目了然。
郭崇韬率先言道:“蜀国地势在险,四面环山,极其险要,然而其内部却甚是平坦。因此,灭蜀之要在于控制住外围之关隘,拿下了这些关隘,等于控制了蜀地的进出口,就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到时候,平定蜀地易如反掌!”
“依老夫之见,进蜀第一站在于汉中,只要拿下汉中,这灭蜀之战就打赢一半了。只是,该由何处进军,老夫想听听两位将军的意见。”
董璋也不遑多让,接口道:“依末将来看,子午道临近长安,离我蓝田大营也不远,蜀军必定在此设立重防。而陈仓道离长安远,却能直抵汉中侧后。不如就从陈仓道进军,只要击败守关蜀军,他们想增援也来不及了。我们学一学韩信,来个暗度陈仓如何?”
郭崇韬没有言,看向孟知祥道:“孟将军以为如何?”
孟知祥看了看沙盘,缓缓开口道:“末将以为,蜀军主力确实集中在子午道附近,当前我军聚集,蜀主早已知晓,他们肯定会加强各关隘防守,因此,无论是走哪条道都不容易。”
董璋接口道:“难道就此打道回府不成?”
孟知祥回道:“当然不是,在下以为,进攻汉中应该两路并重,不能偏颇,倘若弃子午道不攻,蜀军必会看出破绽,到时候加强其他关隘防守,我军奇袭的计划难以实现了。以在下的意见,应当设置主攻军和佯攻军,用一支部队牵制住子午道的蜀军,造成我军强攻子午道的假象,而主攻军则全力进攻其他关隘,奇袭汉中!”
郭崇韬点点头道:“依你之见,当以何处为主攻?”
孟知祥接着说道:“依末将之见,不如主攻褒斜道,此道离长安不远,我军不用长途奔袭,可以保存体力。另外此道直通汉中城下,可避免被蜀军堵截。”
董璋道:“此道直通汉中,蜀军岂能无备?”
孟知祥道:“这就需要佯攻军造势了。先在子午道外围形成强大攻势,造成蜀军以为我军大举进攻的态势,主攻军同时行动,两路进击,汉中必破!”
郭崇韬高兴的说道:“好!方案已定,只等魏王到来,择日出师!”
四人连忙拱手俯身,说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