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还是要上的。
年卿仁平时住在学校宿舍,每个月只有一天可以离开学校。
这一天,年卿仁会回自己家的院子,而不是住在大伯家。
与所谓的自尊无关,只是年卿仁越来越沉浸于安静的环境。
无人打扰。
。。。。。。
已经高三了。
年卿仁坐在教室最角落的靠窗位置,桌上几乎淹没脑袋的书山将脸上的所有表情完美的掩饰,只徒然留出头顶的丝在空气中晃动。
不会有老师喜欢这个位置。
就算这里坐着的学生再怎么才华横溢,连续六七次模考的成绩完全可以成为判断依据:不值得关注。
冲刺高考的时候,不会有老师真的在意一个注定不能考出好成绩的学生。
即便是要尽量拉高升学率,注意力也会集中在那些成绩在中游上下的学生,而不是垫底的那批。
放弃,也是人生必修的一课。
而对于年卿仁来说也乐得如此。
现在自己在学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不知道离开了这里能干什么。
然而社交,一项离开学校后最重要的技能,年卿仁觉得有必要练习一下。
当然,也没掌握多少。
年卿仁的所有精力几乎都投入到了虚幻的世界里。
学校是有图书馆的,交两块钱的工本费就可以拿到一张借书证,可以借阅图书馆的所有书籍。
升入高三后,所有高三学生的借书证自行失效。为了集中精力冲刺高考。
失去了纸质书籍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数字时代正在接近。
新技术:带有电子显示屏的随身听可以下载音乐以及电子书。
感谢紧张的课业,可以有如此多的‘掩体’来保护自己;感谢高三紧张的复习氛围,年卿仁可以混入其中,假装自己低着头做题;感谢老师们有意无意的忽略,年卿仁有些肆无忌惮的趋势。
虚幻世界中的东西也不全是没有用的。
故事再怎么幻想,也总是需要生在‘群体’之中,也就有了各种对于社会的解读;故事的主人公总是各式各样的人,于是人与人的交流也有了参考。
这些东西,都要离开学校才能接触到。而通过这些故事,年卿仁可以提前现一些用不上、却不可缺的东西。
所幸,年卿仁还分得清现实与虚幻的分界线,也理得顺故事与现实的行事准则。
唯一需要注意的大概就是那些虚幻故事中最终成为自己‘养料’的部分,算不得什么好东西。
普世道德与个人欲望的碰撞,最终会演变成什么?
没人说得清。
只是在一个孩子三观未固的时候,太容易被外在条件影响。
年卿仁知道自己心里有什么。
从小学的那个时候开始,似乎一双眼睛深藏在脑海深处,分享着自己看到的一切;升入高中后,那双眼睛似乎与自己的双眼融为一体;而在那一天晚上,站在挖开的土坑旁,恍惚间,年卿仁看到了自己,一个全新视角看到的完整的自己。
也许一开始年卿仁可以抓住那双眼睛,毁掉它。
但年卿仁选择了放任。
为什么?
年卿仁想不明白。
到底是为什么?
课桌上摊开着一沓试卷,科目和讲台上老师讲解的完全不同。
年卿仁甩甩头,右手握拳,在脑门磕几下。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也许不存在答案。
也许答案一直可以想到,却始终被忽略。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这题还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