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藥廠出的藥丸,官中每年也採購不少,有些還被定為供奉,那這一年下來光藥丸就能賣不少銀子。這藥廠可沒朝廷什麼事。
金秋十月,待傅紫萱的同仁醫館上了軌道之後,由魏元帝親筆題詞的「長山書院」京中分院也熱熱鬧鬧的開張了。
仍是分了科舉班和技能班兩大部分。
科舉班仍是以收貧困學子為主。
而技能班因各地開了多家惠民醫館,所以大夫奇缺。長山書院的技能班便收了四個班的藥童。三個男班一個女班,都是京城及京郊一些貧困人家的孩子。
技能班中還加開了一些別的班。
而武學班都用不著清風雲霽親自出馬,太子早早就送了好幾個武功高強、又擅排兵布陣的人過來授課。完全是一副為軍中儲備人才的樣子。
一時之間,別說貧窮家的小子了,就是京中一品大員家的子孫都被送了來。
只要是沒心思讀書的,平時只會走街竄巷、遊手好閒的統統被家裡打包送了來。
能學好本事,在軍中立功為家族爭臉那是最好,若沒那本事,送過來拘一拘性子,把一身臭毛病改了也能少拖些家中的後腿。不然就是跟太子的嫡系套套近乎也是百利而無一害。
這個武學班最後竟人滿為患。天天都有大堆的人擠在門口等著書院接收。
武學班到最後竟開了七個班!為技能班中之最。
後面還66續續有家長把人送來。只是人太多了,便不再收了。只說等第一批出來再說。
不少人便圍著問什麼時候再收第二期?非得要得個准信才肯回……
後來武學班培養出來的人,大部分都被李義和李睿安排在軍中效力了。打破了文者不會武,武者不通墨的傳統。
從長山書院武學班出來的這些人皆能看得懂兵法,又會排兵布陣,武功還過硬的軍中好手。且對李義的朝極為忠心,給李義的版圖向外擴了好幾倍不止。
這些都是後話了。
如今京中的這個分院,後來又另開了一個禮儀規矩班。
這一個班是陳氏提議的。
她如今主持著侯府的中匱,也是經常要跟人牙子打交道。家裡缺人就叫人牙子領了人進來,有些學過規矩的便能很快上手,有些沒學過規矩的就要費人費時來教。
所以她就想,這京中各家各戶時時都是需要人的,若是有這個班把人培養出來,借著長山書院的名頭,培養出來的人,人品又信得過、為人又懂規矩,那各家用起來就更是放心了。
這可是三全齊美的事,對書院、對學子們、對用人的家裡,都是拍手稱快之事。
便跟傅天河和傅紫萱提了提,父女二人都覺得好。
傅紫萱便把明親王府中當初皇后賜下來的兩位年老的尚宮請到書院做起了教習。
兩位老尚宮高興地很,能不伺侯人,被派去做這樣讓人尊敬的教習,很是開心。便千恩萬謝高高興興地去了。
後來這個班的學員都還沒等教出來,就被京中大戶提前上門來要人了。
而且從長山書院出來的學員,都以簽活簽為主。若要簽死契一定要學員們心甘情願才行,不得逼迫她們。且這些人有了長山書院在後面,主人家也不敢隨意打殺或是把人賣到那腌臢的地方去了。
一時之間,很多人都把孩子往長山書院送。倒把牙婆們恨得咬牙。
長山書院看著人多,便又添了她幾個教習。幾個教習便從來人中挑了一些品性良好的女子又開了幾個班。
因著傅天河如今已有爵位在身,長山書院已不再做成盈利性的書院了。
不過就是不收貧困學子們的束脩,長山書院也沒有虧錢,光京中各人士義捐的銀子就花用不完了。
傅天河讓人把義捐的名字刻在書院的石牆上,太子李義義捐一萬兩的名字高高掛在最前頭,明親王李睿義捐八千兩排在第二。
那消息靈通的還能不捧著錢來?
如此長山書院也迅在各地開了十幾間分院。
收了各地貧寒學子無數。也為以後太子李義登基儲備了眾多人才,讓李義又開創了一個大魏盛世。
感謝「68o722」投的粉紅票,感謝「1ibra1egend」打賞。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