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那边开始传晚饭,王夫人便忙携了黛玉姐弟到贾母后院去。
贾家人多,不似林家清简,吃饭时,大户人家规矩毕露。
黛玉和崇玉往日在家里,统共不过四个主子,又先是在远离京都的边远南方,后在扬州,却又因林如海官职之故,平素往来颇多商户,日常并无没那么多讲究,但这不代表黛玉姐弟不懂大家规矩。
贾敏在世时,便时常教导两人,还常说过往自己在娘家是如何如何度过的,因此,黛玉和崇玉应对起来,倒也恰当得体。
只是不合家中习惯的事情,两人不免要一一改过来。
饭后贾母让王夫人带着李纨、熙凤离去了,只留着黛玉姐弟并三春姐妹说闲话。
贾母问起崇玉读书的事来,崇玉叹道:“我幼年亦多病,如今可好些啦,但到底耽误些上学时间,至今不过刚念完《四书》,《五经》只学了一部分。”
他说话时,脸上带着分明稚气,听不出半分炫耀,倒像真认为自己书念得慢,正懊恼着。
贾母却觉得心被刺了一下。
刚念完四书?还开始学五经了?
再想想自家那个宝玉,贾母愈无奈。这人比人,可不就将自家孩子比下去了?
再问黛玉,黛玉也道和弟弟一起,随着先生念完了四书,贾母愈恼了也无处作。
为此,在黛玉问姐妹们读什么书时,贾母只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这才说着,院外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劣之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黛玉心中正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个年轻公子。
才一见,黛玉便吃一大惊: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的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已向贾母请了安,听得贾母命他去见他娘,便转身去了。
他再回来,已是换了一身衣裳。贾母此时因他不好读书而生的恼意早淡却了,只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弟弟妹妹!”
宝玉先前就见黛玉与崇玉姐弟,现得贾母吩咐,忙来作揖。
待得归坐,宝玉细看林家姐弟形容。
崇玉已是小小年纪清俊异常,黛玉更有不同: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看罢,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亦笑:“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她?”
宝玉又笑,双眼却仍望着黛玉:“虽然未曾见过,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未为不可。”
贾母心中欢喜,连连道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贾母未曾与旁人说,却早在打定主意要接黛玉姐弟到家里时,就先起了日后让宝玉娶黛玉为妻的心思。
她素来疼爱贾敏,得知爱女离世,最忧心的莫过于外孙女的将来,就连外孙子都靠后了。贾母只愁外孙女日后婆家会因外孙女幼年失母而对外孙女不好,倒不如嫁到自己家里来,自己在世时,就能好生照应着。便是自己去了,公公就是外孙女舅舅,那也无妨,定然有人护着外孙女儿。
此时听得宝玉说看着黛玉面善,要作远别重逢看待,她怎能不欢喜?
只要这两孩子和睦,她也就安心了!
又见得宝玉往黛玉那走去,欲在黛玉身旁坐下。
崇玉心中不愿,忙起了身,主动携了宝玉的手,笑道:“宝二哥哥,你可是要和我一起坐?方才外祖母问了我读什么书,我倒也要问问宝二哥哥,现在已读什么书了?若是日后能和宝二哥哥一起读书,那可真是最好不过了。”
他连推带让的,已先逼得宝玉坐在自己身旁。
宝玉也没想过他另有心思,虽怨无缘与黛玉多说话,却也不做他想。
第6章
不过崇玉问读书?
宝玉很快笑起来:“若说读书,我近日便读过一本《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为黛,可代画眉之墨。’我今观林妹妹眉尖若蹙,可配字颦颦,岂不妙哉?”
旁人未及言语,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宝玉说着,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
宝玉这番言辞,除却崇玉,无人能料。
初听得宝玉提及古今人物通考,到底又送了黛玉字颦颦,崇玉还想过是否该阻止。只念及原着自有其巨大惯性,且有王夫人在旁虎视眈眈,崇玉干脆冷眼观事态展。
今日才见面,他已从王夫人身上感觉到被压制的恶意。若说原文中,王夫人不希望黛玉去招惹宝玉,单纯只是属意宝钗当儿媳,或者觉得黛玉多病且模样儿不合她心意,那现在王夫人竟还不愿他多与宝玉往来,可就大有问题了。
他说过自己已读完四书,五经都正学着了,王夫人若无偏见之心,岂会不愿儿子多与学霸表弟往来?
既早有偏见,他与黛玉做什么都难与王夫人改善关系。王夫人亦早晚会知晓,黛玉对宝玉有多大影响。与其等将来不知何事彻底激王夫人怨怼之心,不若今日就令王夫人瞧见宝黛间天然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