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滩附近。
常平宁跟那位顶替孟夏工作的婶子没有什么好聊的,两个人都各忙各的。
偶尔常平宁会朝奶茶的方向看上一眼,确保那位婶子没有不守规矩。
有时候常平宁也会想起那位婶子的提议:给孟夏说亲。
常平宁想了想,摇头,觉得以孟夏的能力,和柳家所处的环境来看,根本轮不到她们这样的外人给孟夏说亲。
想到这里,常平宁打算一会儿等孟夏回来之后,告诉她一声,让她知道村里有人想给她说亲。
可是常平宁一直都没有等回来孟夏。
直到上午的赶海告一段落,村民们和赶海的人都准备去吃饭,常平宁还是没有看到孟夏的身影。
不知道孟夏带着那几个人去了哪里。
回到郭家,常平宁看着门头上的红布扎成的大红花,有些好奇今天中午会有什么样的人带着什么样的海味来找她。
门头上的大红花也是孟夏的主意,她在第一天用红纸写上“村长推荐”后,下午就去镇上买了好几尺长的大红布,回到村里后,找村里手巧的嫂子扎了十一朵大红花。
还告诉村子里的人,往后那些大红花是流动的,每月流动一次,哪十一家前一个月招待的客人多,就可以在门头上挂着大红花。
孟夏也告诉了去海滩赶海的人们,门头上挂着大红花的院子里,菜色和环境都很好,因此加工费也比普通人家贵上二十文。
不知道是不是大红花的功劳,但常平宁觉得目前为止,来找她加工的人还是比较多的。
忙碌的中午过去后,常平宁送走了上门来找她加工的客人,正准备关门歇一歇,就看到孟夏兴冲冲地朝她走来。
常平宁没想到孟夏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但看到孟夏之后总归是高兴的。
“你上午带着那几个富商老爷夫人们忙什么去了?怎么没回海滩?”常平宁问着,把孟夏迎进了院子里。
“别提了,那几个家伙可太挑剔了。”孟夏冲常平宁摆摆手,一脸疲惫地跟常平宁说起她走之后的事情。
那几位富商不光对食材的鲜活程度很挑剔,对用餐环境也是挑剔得不得了。
孟夏带着他们在村子里转了转,去了好几家门头挂着大红花的院子,没想到他们要么是嫌院子小,要么嫌弃要价贵——他们觉得村子的院子和环境配不上五十一斤的加工费。
孟夏说到这里的时候直接翻了个白眼。
最后他们从院子门口,看中了柳家的院子,提出想去柳家用餐。孟夏当然是拒绝了他们,毕竟柳家和郭家村的村民们可不是一类人。
不过在他们的走进柳家之后,主动要求跟柳家管事的谈谈,最后靠着金钱让柳老太爷答应了下来。
其中柳家奶奶不喜欢那几个人身上趾高气昂的铜臭味,想要拒绝。不过可能是给的钱比较多,柳家奶奶最后算是非常勉强地答应了下来,而且还强调,只有这么一次。
常平宁惊讶:“什么?柳家还有个老奶奶?”
“呃,辈分上的,不过没有很老,跟你婆婆差不多。”孟夏的表情有些尴尬,“柳清婉要喊她奶奶,就是老太爷的妻子……”
不过最后的解释总是感觉有些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