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在牢里的分析没错,他对临川侯感情深重,就算侯爷没受王冬欺负、他没有心疼,也不可能真下杀手。
他只是被怨恨冲昏了头脑,一时激愤。
可那又如何?他带刀冲进牢房,这是事实,足够侯爷将他千刀万剐。
他躺在无心侧殿的榻上犹豫再三,终归愧疚难安,自觉没脸在侯府待下去,估计侯爷回来也不想看见他,便打算离开。
他伤还没好,但总算可以下地,给侯爷和林先生各写一封信。
他向林先生讲了事情原委,告了罪。侯爷那封本想倾诉一腔痴心,又觉得无颜说这些话,最后也只告了罪。
之后,他草草收拾几件衣物,兵书和剑一概没带,趁雷雨交加之夜欲从角门出侯府。
可魏清向来关心侯爷心尖上的季公子,这夜带着大夫来瞧他的伤势,却只在空空的屋子里看见两封信。
魏清当即预感不好,不敢拆那信,命侍卫堵门,果然在雷电闪光中认出逃跑的季允。
季允被侍卫们扭送到书房,少年一改往日随和,冷冷道:“魏管事忘了侯爷的命令么?我不再是侯府下人,你敢拦我?”
魏清悄悄让人去侍卫所请林先生,然后堆笑道:“公子说得是,我们不敢拦季公子出门。但您要走,总得把话说清楚,不然侯爷回来了,让我们如何交待呢。”
季允只得向书房里众管事讲述经过,他言辞躲闪,避开自己的出身,只说做了对侯爷不敬的事。
而魏清则事无巨细地追问,把他那天的行踪问了个明明白白。季允看出他是在拖时间,不耐道:“魏管事不必问那么多,我给侯爷留了书信,侯爷一看便知,不会怪罪下人。”
“嗯,可是……”魏清似乎还要问下去,书房的门却突然被大力推开。
一道雷电划破雨幕,照亮来人淋湿的蓑衣和坚毅面容。林执中身形直,高声道:“罪人季允何在?”
一屋子人愣住,季允上前两步,朝她拱手,“师父这话从何说起?”
“你要逃去何处?回夏国领兵?”
季允茫然地摇头。他不知道。
“你受侯爷悉心栽培,即便侯爷抬举你,不视你为奴仆,你依然是侯府中人。如今主上不在府中,你私自叛逃,该当何罪?!”
季允脸色一红,垂眸道:“弟子是因为……”
“因为意图刺杀侯爷?”林执中从怀里抽出季允的信,摔在地上,“若愧疚难安,更应在府中戴罪等候落。收拾包袱就走了,分明是畏罪逃奴!”
季允仿佛被雷电击中,一阵头晕目眩。
畏罪逃奴……说的正是他。
他踉跄着蹲在地上,将自己蜷成一团,双手掩面,喉头出痛苦的呜咽。
“林先生说得对。季允的命是侯府的,就算侯爷厌恨,也该亲自杀我。”他伸直双臂,手腕并紧,“烦请魏管事将我绑了,送去牢里,待侯爷回府落吧。”
“唔,这个……”魏清揉搓了一会儿后颈,忽然朝林执中一礼,“林先生可还记得侯爷在狱中写的认罪文书?还没拿给季公子看过,现在拿来吧?”
林执中点了头,魏清便取来几张折起的纸交给季允。
他展开看一眼便蹙眉,“这不是侯爷的迹。”
魏清道:“侯爷亲所书的那份让人拿去抄了,这是外头流传的。铸铁厂炸毁令京郊人心惶惶,侯爷用认罪书揽下过错,来安百姓的心。”
季允快读了一遍,大为讶异。
在这份文书上,临川侯受人引诱的事被草草带过,大篇幅都在讲侯爷愧对百姓,言辞恳切,仿佛一切都是他一人之罪。
“侯爷为何要这样做?”季允问,“不是说朝廷不怪罪了么?难道是为马丞相所迫?这种东西传开,侯爷在民间的名声……”
魏清拾起林执中摔在地上的信件看过,得知季允已自知身世,此时朝屋里几名管事使个眼色,他们便退出书房。
屋里只剩三人,魏清才开口:“季公子不是想问我们有什么瞒着你吗?公子可还记得,一月之前,侯爷参加了丞相府的宴会?”
魏清把那天所闻都告诉了季允,包括高侍郎如何揭露季允的出身,如何威胁侯爷交出季允,侯爷又如何拒绝。
林执中听后道:“原来如此。前些天侯爷设计让高侍郎承认罪过,丞相党痛失一员大将,想必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动不了侯爷,只得从季允身上下手。”
“所以侯爷让锐坚营册封你,这是保护你;写这份认罪书让民间以为是他的过错,这是安抚丞相党——季允,侯爷这样做,都是为了你。”
季允迷茫片刻,忽而张大嘴,倒吸一口凉气。他闭眼抿唇,在噼啪的雷声中,双唇不住颤抖。
侯爷为了保护他,罔顾自身声名,不惜成为千夫所指。而他却带着匕冲进牢房,试图刺杀侯爷!
他感激得无以言表,又愧疚得无地自容。
魏清过来扶起他,柔和道:“侯爷是在乎季公子的,若回来见公子不在了,恐怕要伤心的。”
林执中取来桌上季允给侯爷写的信,直接扔进火里,“不必同他废话,送他回房。”
季允就这么回了无心侧殿,他不再试图逃走,甚至不再出门,每日在房里闭门读书。他的《行军法》快要编完了,他将一腔悔恨化作写书的动力,用殚精竭虑排遣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