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化进殿就拜。
但御座上的崇祯帝却久久没有反应。
地板如镜,殿中的西洋钟表滴滴答答,除此,再没有任何声音。
王德化心中不安,心说我哪里做错了?又等了一阵,见陛下还是没有说话,他微微抬起头,偷眼看御座上的崇祯帝。见崇祯帝低头正看着什么,丝毫没有理会他的意思,目光不禁求援的看向了站在崇祯帝身后的王承恩,却现王承恩皱着眉头,脸上隐隐有冷汗。
这一来,王德化更惶恐了。他只能抬高声音,再次禀报。
御座上,崇祯帝根本没有听见王德化的进入,他正脸色铁青的盯着御案上的一张纸,思想已经完全沉浸其中。
纸,雪一样的白,乃是最好的官宣纸。墨是最好的墨,如西山之煤,但纸上的字,却像是刺人的刀子,每一个刀口都在流血。
“东边来,帽下口,一年两年殿上走;一个天,两个天,扫掉嵩藁换颜。”
作为一个从小接受儒家教育,诗词书文都有相当造诣的书生皇帝,崇祯帝很轻易的就看懂了童谣的意思——白纸上那二十几个通黑透亮的大字,像是一把把地利剑,插在了他本就脆弱的心头。
也因此,他脸色才如此难看,心中的愤怒才有点难以控制。
直到王德化跪在他面前,提高声调,再一次向他禀报时,他才听到了,然后他缓缓抬起杀人的眼睛,冷冷看向王德化。
王德化吓的一哆嗦,急忙又叩,脑子里迷迷糊糊的想,这是怎么了,难道是张缙彦告了我一状?这个混蛋,有机会老子非宰了他不可!
“东边来,帽下口……”此时,崇祯帝咬牙切齿的念出宣纸上的字。
跪伏在地的王德化,身子一颤。
“这童谣,已经在京师传唱三天了,你听说没有?”
崇祯帝冰冷的声音,从御座飘来。
王德化猛的一叩头。“奴婢……今日刚刚听到。”
“那你为什么不报?”崇祯帝的声音里带着杀气。
“事情仓促,奴婢还来不及禀告……”
“朕看你是不敢禀报!”
崇祯抓起砚台,用力砸了下来,口中愤怒地说道:“朕养你们这些奴才,还不如养一个外人!”
王德化不敢闪躲,直任砚台砸到自己身上,墨水喷溅一身,一张惨白的脸,也变成了黑色。
“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王德化吓的连连叩,心中却是松了一口气,他知道,他罪不至死,崇祯帝不会处置他,其实,当听说这童谣之时,王德化心中就大喜,他知道,给太子泼脏水的机会来了,但他常在皇帝身边,深知皇帝性情多疑,又事关太子,如果他冒然上报,不但没有功,很有可能还会被皇帝怀疑他在离间天家,到时他就吃不了兜着走,人头非是落地不可了。
骆养性应该也是这种想法,因此不敢上报童谣,只轻描淡写的上报了流言。
这两天,王德化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才能不动声色的,将这个信息禀告给崇祯,但想不到,有他人为他解决了这个难题。
真是天助我啊。
不经由他,而是别人将这四句童谣告诉皇帝,他免去了“离间天家父子”的嫌疑,他东厂和锦衣卫,也摘的干干净净,任何人也不能说是他们兴风作浪,惹起陛下对太子的猜忌了。
“申春秀怎么说?”
痛斥了王德化之后,崇祯帝压着怒气问。
王德化将申春秀所说,一五一十的禀报。
听完之后,崇祯帝脸色更加难看,他咬着牙,抓起面前的“二十把刀子”,狠狠地揉成了一团,猛地塞到茶碗里,不顾涌溅出来的茶水,用力的将碗盖盖上!
就好像他是要永远的隔绝这四句的童谣,令它永远都不能生一样。
做完这一切,崇祯帝这才抬起头,眼睛冒着火,咬牙切齿地说道:“杀,申春秀连同那些传播流言的保定败兵,一个不留,全杀了,以后再有奸佞传播此等流言,不必报朕,你知道该怎么处置!”
王德化吓的一哆嗦,跪拜道:“奴婢明白。”
“派人到街上,再有人传唱童谣,都给朕抓起来!”
“是。”
“下去吧。”
崇祯帝摆手,感觉他无比疲惫。
王德化躬身退下。
在崇祯帝面前,王德化低伏恭谨,一副忠仆的样子,但等到走出乾清宫,四处无人时,他却微微松口气,嘴角浮现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也许,有些事情,未必是不可能的。
大殿中。
崇祯帝颓坐在椅子里,脸色疲惫而铁青,眼神一时坚定,一时却迷茫……
侍立在旁边,一直悄无声息、微微冷汗的王承恩,终于是忍不住了,他上前一步,跪在崇祯帝面前,伏地说道:“陛下,奴婢有几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说?”
“你要为太子说话?”崇祯帝瞪起眼,目光一下就冰冷了,他看出了王承恩的意思。
王承恩硬着头皮:“奴婢不敢,奴婢听闻,建虏素来狡诈,今番太子殿下紧守通州,他们攻取不得,又损兵折将,心中必然怨恨,退兵之际,造谣中伤太子,制造我大明君臣矛盾,乃是极有可能的事情,若是有机会攻陷通州,建虏是绝不会撤退的,比起什么协议,他们抓获太子的所得,岂非是更大?再者,太子殿下聪慧过人,岂会做这种和建虏秘密协议、坏自己名节的蠢事?即便是秘密协议,又岂会被申春秀和一干败兵听到?凡此种种,皆是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