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即便是勒紧裤腰带,也要迅平定喀尔喀,断绝罗刹人的野心。”
“武安伯乃我大明良帅,李定国虎大威更都是天下一等一的猛将,李定国的军中,更有四千车臣蒙古的降卒,熟悉地形,我军器械精良,车马充足,朕料,多则一年,少则半年,喀尔喀必有大捷传回!”
……
五月末。
云南捷报传来。
马士英统帅黄得功和刘良佐,兵分两路入滇,在击破两路叛乱土司的堵截后,一路往昆明挺进。听闻堵截失败,已经攻到昆明附近的吾必奎和沙定洲急忙撤回老巢,三月,官军主力成功抵达昆明,和云南巡抚瞿式耜,沐王爷沐天波会师,随后,马士英统兵杀向沙定洲。沙定洲自知不敌,放弃老巢,携带所有,去投靠吾必奎,吾必奎接纳之,两人聚兵三万,凭借易守难攻的城寨,负隅顽抗。
现在,马士英统帅黄得功刘良佐以及云南本地兵马,已经将吾必奎所在团团围住,正在日夜攻打。
朱慈烺看罢欣慰,马士英虽然没有治国的能力,能统兵能力还是可以的,起码对付流贼和云南贵州的土司,肯定是足够了。
因为马士英统帅大军入滇,临时各省物资源源不断,贵州、四川、广西通往云南的官道,显出了狭窄老旧,常常会因雨断路,有鉴于此,朱慈烺在给各省督抚的批示中,常常会有一句话,那就是:但有闲暇就修路、就架桥。
要想富先修路,前世里的这句话,放在这一世里同样正确。
有了通畅的道路,才能将庞大的帝国连接在一起,不但有利于经济,更有利于统一。
当然了,除了锦州通往沈阳,京师通往开封,这两条国家主干道需要在三年之内全面贯通之外,其他各省道路,朱慈烺并没有明确时间的要求,只是希望各省量力而行,他可不希望大兴土木,动用民夫,加大百姓的负担,令刚刚太平的天下,再起波澜。
“陛下,太子殿下回宫了。”田守信笑着来报。
“哦。”
朱慈烺脸上露出笑,起身往端本宫而去。
……
今年开学季,内廷主办,辅蒋德璟亲自题写校名的“京师第一公立中学堂”,又迎来了一批十二岁左右的学生,算上前两届,这已经是第三届了,作为校长,顾炎武在开学典礼上,望着下面一张张稚嫩的面孔,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以报效国家,造福百姓。
虽然是内廷主办,有皇家背景,老师也都是一时之大家,但第一中学堂的学费却是相当的低廉,而且不设身份门槛,不论你是勋贵,文臣,武将或者是商人百姓,任何适龄孩童都可进入,因此京师的家长们趋之若鹜,所有人都想要把自己的儿子送到第一中学堂就读。
不过想要进入第一中学堂还是有关口的,那就是考试。
在四书五经之外,还需有一定的数学、物理知识,如此方能通过考试,也才能进入第一中学堂。
这十年来,随着科举考试的改制,数学物理等学科渐渐的深入人心,再没有人觉得这两项是废科,是无用之学了,不过这两项毕竟是学科,能请的起老师的,大部分都还是富贵人家,因此就第一中学堂的生来看,基本都是非富即贵,寒门出身的少之又少。
所以每到放学之时,第一公立中学堂的门口,就会马车云集,呼唤“公子”“少爷”之声不绝。
这其中,一个叫王慎的小同学最为低调,马车看起来也极为普通,不过若是有行家里手就能现,在王慎小同学的马车周围,时时刻刻都有人在警惕。甚至在学校里,扫地的闲杂,负责饮食的厨师,都会对王慎小同学时时在意。
离开第一中学堂的校门口,在街上转一个圈,王慎小同学的马车最后竟然是往皇宫而去。
原来,王慎小同学,正是当今的皇太子殿下朱和埕!
皇太子和一般普通百姓孩童混在一起,在同一个屋檐下,向同一个老师学习,这可是华夏几千年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若是传出来,必然是骇人听闻。
所有人都会想到,万一有歹人对太子不利怎么办?太子可是国本,万一有个闪失,那可是天崩地裂的大事。还有,太子是储君,普通百姓是臣,见之行礼,这般混在一起,与同学相称,相互平等,成何体统?
这也是隆武帝朱慈烺提出要把太子送到京师的公立学堂,和普通人一起学习的想法之后,立刻遭到内辅蒋德璟坚决反对的原因。
但隆武帝坚持。
“朕以为,让太子出宫,见京师市井,识人心,看人间烟火,知道百姓疾苦,比起躲在深宫大院,被几个老夫子传授之乎者也,更能健康成长,更能知晓世事,也更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
“至于太子的安全,朕相信,锦衣卫是有能力在暗中保护好皇太子的。”
“再者,朕也不相信有人会冒着诛灭九族的风险,害太子,朕担心的反倒是有人阿谀、奉承,令他迷失自我。”
“不止太子,朕其他的皇子在十二岁之后,也要出宫,到公立学堂就读。”
“这是机密,朕只和你一个说。”
虽然说是公立学堂,但朱慈烺并没有指出是哪一处,现在京师一共有三处公立中学堂,另外,每一届公立中学堂招收学员都在一百人以上,皇太子假身其中,除非是有心人士特意的甄查,或者是皇太子自露身份,否则也是不容易被人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