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寿却始终平静,他是大明朝廷的大逆,若不是有孙传庭的命令,吴三桂说不定早已经将他拿下了,
在朝廷的诏令,军令面前,没有什么舅舅外甥可讲的,如果他是吴三桂,他也会这么做,甚至会残酷,不但避而不见,说不得还会派人派人痛斥痛骂,责问他为什么要投降建虏?以向朝廷表达忠心。
吴三桂没有派人骂,只是不见,论起来,还算是给他这个舅舅留了情面。
……
车轮向前。
在广宁骑兵的监视下,巴哈纳和祖大寿去往平洋桥。
而随着深入,周边的明军越来越多,而建虏派了祖大寿为使者的消息,也渐渐传了开来。很多明军将士聚集在路边,对祖大寿的马车指指点点,更有人高声怒骂叛贼。
祖泽清面色通红,又害怕又担心。
车中的祖大寿却始终面无表情。
“原来是祖大帅啊,久仰,久仰啊!”
甚至是到遇见昌平总兵刘良佐,刘良佐出言讽刺之时,祖大寿都面不改色。
刘良佐出身辽东,曾经在他手下为将。
黄得功则是握刀怒视,然后恨恨的呸了一口气,用了一个从隆武皇帝那里学来的词:“汉奸!”
——若不是隆武陛下有旨,孙部有令,他非是一刀结果了祖大寿不可!
第12oo章祖大寿之死
再然后,不止是武将,也开始6续遇见文官。
比起武将,文官们可就尖酸不多了。每次见面,都极尽讽刺,当然了,也有指着祖大寿鼻子,直接痛骂的。
祖大寿唾面自干,一路,任由辱骂,一句话不说,一个字不敢回。
终于是到了平洋桥,大明中军主力的强大气势,震撼了建虏一行,他们一个个都是色变。
孙传庭鄙视祖大寿的为人,根本不见他,只派了一个七品的小吏,代表大明朝廷,接了他们的“国书”。
这份国书的内容,祖大寿并没有见过,巴哈纳一直随身携带,根本不让他看。祖泽清一直怀疑,其中有对他们父子不利的信息,但祖大寿却仿佛不知。
……
夜晚,处在大明军营之中,祖泽清胆战心惊,夜不能寐,只恐半夜有人忽然冲进来,忽然摘了他的脑袋,祖大寿却是鼾声如雷,睡的深沉。
第二日,巴哈纳和祖大寿在大明骑兵的监视下继续上路,往大明京师而去。
随后,过广宁,又行了两天,来到了大凌河。
自从过广宁之后,祖泽清清楚的感觉,老爹祖大寿的情绪隐隐的生了一些变化,不再是面无表情,密目养神,而是掀着车帘,久久望着车外的景象,动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