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清点,原本锦州城中的一万多守军,只剩下四千人不到,建虏八旗更是一个不剩,城中家眷原本有数万人,但经历长期的围困、人相食、城破前的骚动之后,最后只剩下一万人不到,且很多人都已经快要饿死,明军入城的第一件事是占据城门和控制要害,第二就是粮赈济他们。
相反,因为大明从来都没有起真正的攻城战,锦州城下的壕沟干净如也,一具尸体也没有,就整个战事来说,大明没有一兵一卒死于攻城战。
当然了,大明为此付出的粮草辎重,也是相当庞大的,二十万军队,硬生生在锦州城下驻扎了将近一年,后面三个月虽然只剩数万人马,但每日需要转运而来的粮草辎重,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以最少的兵力损失,获取最大的战争利益,这是真正的大国用兵之道。
锦州,大明耗费无数,在辽西咽喉之地修建的这一座塞外坚城,从诞生之日起,就战事不断,深深影响了明清战事的格局,更有第一次松锦之战,大明九边十三万精锐在锦州西南方向被建虏击溃,十不存一,一干强将良帅同时陨落的惨败,以致于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大明朝廷内不能剿灭李自成张献忠,外不能抗击建虏,兵力枯竭,最终酿成了甲申之变。
可以说,锦州之战改变了明清的国运,也左右了历史的进程。
同样的,大明取得第二次松锦之战的胜利,收复锦州,不止是意味着大明国力的伸张,更意味着建虏已经无力抗争,即将要被扫进历史的窑炉之中。
此外,在收复锦州的同时,大明也收复了城中的六门红夷巨炮还有各式大大小小的火炮一共三四百门。
“万岁,万万岁!”
当大明全面占领锦州,在城头竖起大明的日月军旗之后,城里城外,数万大军,一起爆出了震天的欢呼。
此呼唤不止为锦州,更是为大明皇帝。
……
此时此刻,身在大帐中的大明隆武皇帝亦是微微激动。
一个消瘦的,胡子拉碴,几乎是容颜大改的汉子,跪在他面前,他一时竟然是认不出,眼前的人竟然就是十五年,在他面前慷慨激昂,乔装改扮,只身犯险,去往辽东为国家刺探情报的高文采?
要知道,高文采曾经是锦衣卫里有名的俊朗之士。
不但隆武帝,就是帐中的李若链和田守信都有点不敢认。
从崇祯十五年到今日的隆武七年,整整九年的时间,物是人非,这中间,朝廷没有给过高文采任何有力的帮扶,高文采硬是靠自己的力量,在辽东扎了根,并源源不断的为大明提供情报,令大明知道建虏的虚实。
若不是高文采的情报,建虏两次入塞,辽南反击,朝鲜战略就不会这么的顺利。
高文采,大功也!
第1199章故土故人
“高爱卿,快起!”
高文采参拜时,隆武帝朱慈烺从案后转出,亲手将他搀扶。
两人目光对视,高文采已经满眼是泪。
朱慈烺眼眶也有点红,但他身为皇帝,不能轻易落泪,只能转头说道:“高翔,还不快来拜见你父?”
一个年轻的,刚二十出头的锦衣卫走了出来,眼中都是泪。
却是高文采之子高翔。
九年前,高文采离开大明,只身出关之时,高翔刚十岁,还是一个稚嫩的孩童,但今日却已经是长成了一个大人,被朱慈烺收在了锦衣卫。
高文采父子相见,又是激动又是落泪。
以其功,朱慈烺拔高文采为锦衣卫副指挥使,赏金银,擢都督同知,赐斗牛服,仍在军情司效力,地位仅次于李若链。
至于山西义士秦厚德,自然也都按照高文采的意思去办理。
……
完后,隆武帝朱慈烺携高文采父子,在内大学士倪元璐,宣大总督张国维,南京京营诸位将官的陪同下,来到锦州城下,但却没有机会进城,只在北门仰望了上面的“镇北”二字。
锦州城最初南北展45丈,东西展95丈。弘治十七年(15o4),复加筑,使城之形状如盘,故俗称盘城。有东、南、西、北四门,分别称宁远、永安、广顺、镇北,四门之后都有瓮城,辽东战起之后,锦州城不止一次的加固,到现在,早已经过了当初的规模,建虏被围在锦州之后,在阿济格的命令,又拼命加筑,修建各种工事,一场战事下来,锦州被变成了一座大军营,又或者是一座大牢房。
现在,工兵营正在城中抛洒石灰,掩埋尸体,防止可能的瘟疫。因此,虽然隆武帝有入城的心思,但为了防疫,他还是不得不放弃。
隆武帝以下,大明所有文臣武将都是欣慰,广宁克,锦州复,大明一举收复辽东,平定建虏的夙愿,已经不再是理想,而是实实在在,也许很快就可以达成的现实了。
“陛下,是内转来的急件!”
马蹄声急促,一名信骑急急而来,随即田守信接了,交到隆武帝的手中。
朱慈烺脸色凝重,打开了看——自从继承皇位,改革内,成立军机处以来,朱慈烺对于朝政细节和小的事务,已经不在过问,而是完全交给内处置,现在他出征在外,就更是不管,除非是特别的急务,内不能决,又或者是内成员有异议,相互不能达成一致,票拟是同样的数目,难以抉择的情况下,内才会传报于他,请他定夺。